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丰收田野见证赤子深情
优化结构确保融资总量增长
合力推进城市水系建设
推动残疾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关于征集反腐倡廉网络歌曲的通知
打造行政审批服务优质品牌
平战结合提升人防工程效益
“财权”这样关进了“制度笼子”
加快造林绿化 建设生态焦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收田野见证赤子深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他一面叫郑永志从车上拿下铁锹,一面打电话给张小新,让赶快来地看看。没等张小新来,杨法谊挽起裤腿,拿过铁锹就下地排水了。

  “当时我都蒙了,他得的股骨头坏死病,不能受冷水泡啊。我劝都劝不住,看他这样拼命干,咋能不心疼啊!”一说起杨法谊,郑永志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那天晚上回到家,杨法谊彻夜难眠。天还没有亮,他一个人骑自行车又直奔乡下察看示范田。当天上班,他不顾劳累,又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受灾农田指导帮助农民及时疏渠排水。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天才在修武考察时了解到杨法谊的工作作风,感慨地说:“像他这样扑下身子、脚踏实地抓粮食生产的农业干部不多见,他为基层农业干部树立了样板。”

  他是庄稼的好医生、农民的主心骨

  在杨法谊的手机中,储存着全县400多个农户的电话号码,这是他和农民“零距离”沟通并指导农业生产的快速通道。26个村的重点示范户,谁家的地该浇水了、该施肥了、该打药了,哪块地墒情最好,哪块田产量最稳,哪块田种的什么品种,他都心里有数。

  为练就一身为农民、为粮食生产服务的本领,杨法谊不断研究农业发展、粮食创高产方面的问题,先后整理了20余本业务笔记,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努力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周庄乡孟村示范户王庆玉清晰地记得,去年5月上旬,他的麦田“一喷三防”后出现畦中间麦叶发黄的问题,修武县农业局的几名农业专家在多方诊断不出原因后又请市里植保专家现场会诊,最终还是没有准确结论。正在医院输液的杨法谊接到王庆玉的电话后,拔掉针头就赶到地里,通过详细询问用药用肥情况后,他断定为喷药方式不合理所致。他随即从车上拿出缓解药害的芸大120,让进行喷洒补救,并让采取普浇一水的办法促其个体发育。

  “去年全省的小麦高产观摩现场会就在我这块地召开。要不是杨局长心细有经验,去年的损失肯定大了。论科学种田呀,不服杨局长不中。他是庄稼的好医生、农民的主心骨。”现在回想起去年杨法谊在自家地里仔细会诊的那一幕,王庆玉仍不住地赞叹。

  郇封镇王里张屯村示范户李全道,退休前也是农业战线的一名干部。

  去年6月中旬播种玉米时,由于浇地不及时,李全道的玉米出苗不太整齐,但是也在95%以上,即使这样,还是被下乡观察的杨法谊发现了,他连打几次电话给李全道,督促他尽快补苗。可从事了大半辈子农业的李全道并不在乎,“窟窿秋,不少收”,何况自己这出苗率估计超过九成了,就这也不会比普通的农田收获少。

  杨法谊可是在乎,见李全道没动静,也为了证明给老李看,杨法谊根据天气预报,在一个将下雨的下午亲自带着8名技术人员赶在雨前将其中的一多半缺苗断垄移栽补齐。

  当年收获时,不服气的老李将补苗和断垄地块彻底分开实收单打,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补齐的示范田比未补的每亩多打粮150多公斤。看着喜人的玉米穗,老李满心欢喜,他逢人就说:“可真服气老杨了,以后种地的事得听他的,明年及早补苗,坚决不能缺一株。”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