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黄河路拆迁、沙河改造、新区生态广场建造……这些惠及百姓、服务民生的项目都坐落在新区李万街道。而这些项目,只是该街道辖区内40多个在建项目中的惊鸿一瞥。
新区生态广场项目是2013年新区的重点项目之一。为了确保项目如期动工,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牵头挂帅,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项目服务工作组,春节上班之后,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采取“5加2、白加黑”工作法,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连续十几个工作日不休息,最终完成了39户村民的200余亩大田清理和14户的5000余颗树木砍伐工作。
由于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涉及农户多、地面情况复杂,特别是在生态广场项目大田清理中,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坐镇指挥,分工明确,一边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一边做好项目的清场工作。在清场活动中,该街道班子成员和全体机关人员全部到达项目现场,新区城管规划队员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维护项目现场秩序。
为了保证工作有序展开,工作小组全天24小时跟踪服务。每天早晚召开碰头会,根据反馈信息,分析研究推进工作的新方法,并以包村形式派遣精干人员进驻施工现场,每个村除了包村干部,另外再配上一名小组成员,实行双配套开展境内工程用地的地面附着物清点丈量、登记造册和补偿测算等工作,最后由街道负责协助落实涉及村的赔偿款兑付等工作。
众所周知,项目入驻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群众的支持,尤其是在丈量清点、兑付赔偿、项目建设等阶段,没有群众的支持,项目入驻很难推进。该街道在项目推进的实践中总结了榜样带动的经验,出奇制胜。目前,该街道的建业集团、中煤管业二期、中国电信、新华苑、同仁医院等十几个项目顺利推进,与各村村民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与此同时,该街道还注重宣传支持项目建设的榜样。
在李万街道,工作人员没有节假日是家常便饭,每天要开两次碰头会,早上要把当天的工作计划列举一下,下午再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晚上加班也要解决。“基层工作很具体,项目服务工作更需要精细。我们领导班子始终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多想、多讲、多跑,还要有大肚量,能容得下委屈和牢骚。不惜磨破嘴、跑断腿、饿着胃,也要全力搞好项目建设服务。”该街道党工委书记耿新民告诉记者。
当前,黄河路拆迁、沙河改造、新区生态广场建造等项目正如火如荼、有条不紊地进行。该街道将继续发挥迎难而上、敢于攻坚的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到项目建设中,为新区各在建项目早日完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