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昨日,长篇人物通讯《丰收田野见证赤子深情——记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在本报一版头条位置刊发后,很快引起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的强烈反响。
在市农业局机关干部、各站站长眼里,杨法谊是一个朴素敬业、具有坚强毅力、敢于创新争先的人。市土壤肥料站站长任家亮昨日上午将这篇报道仔细阅读了两遍,他和同事们说:“我曾开玩笑说,要想见到杨法谊,一定要到庄稼地。可不知他还有这么多感人事迹,他这种钻研业务、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扎根基层、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值得机关每个党员干部学习。”
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党工委委员秦莉莉告诉记者:“看了杨法谊的先进事迹,我的思想再次得到洗礼。他身上这种朴实、亲民、忘我、务实、肯干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些天天与农民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干部必须具备的。有了这种精神,何愁农村工作不好开展,何愁干群关系不融洽,何愁农村经济得不到发展?”
杨法谊的事迹见诸报端后,在修武县也引发热议。修武县城关镇党委书记李新峰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杨法谊同志不仅是新时期农业战线的典型,更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楷模,他给我们传递的是巨大的正能量。”
“看了《丰收田野见证赤子深情》这篇文章后,我们既感到了压力,又增添了奋进的动力。”修武县林业局局长李玉雷说,“林业兴则生态兴,我们将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立足民生抓生态,改善生态惠民生,为林业各项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建设‘生态修武’、‘绿色修武’作出努力。”
受惠于杨法谊的直接指导,修武县种粮大户王祖刚的粮食单产连年上台阶,听说报纸报道了杨法谊的事迹,他跑到县城去找报纸看。他说:“俺农民就喜欢像杨局长那样心里装着百姓、帮助百姓办实事的干部,这样的干部应该宣传,这样的干部越多,咱这社会就越和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