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太原3月21日专电 (记者王菲菲、王学涛) “下雪了,下雪了,小河变胖了,小屋长高了,世界变白了,娃娃的鼻子变红了。”3岁的白青雨唱完这首儿歌后,小脑袋一歪,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小河变胖了呢?”
“女儿学习儿歌,在练习语言的同时,更多的是开始动脑筋思考问题,了解了不少生活中的常识。”白青雨妈妈孙勤梅说,孩子在学会唱《小白兔》后,知道小白兔爱吃萝卜;学唱《蚕宝宝》后,认识了这么一种神奇的昆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儿歌除了能锻炼孩子的语言、启迪心智、加强情感教育外,更是因为代表了人生中最稚嫩最单纯的阶段,而成为人们心底里永恒的记忆。
“对我而言,《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经典的儿歌了,不仅喜欢这首歌,还喜欢它依附的电影《祖国的花朵》。那时候唱起来觉得诗情画意,非常幸福,就觉得自己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好好学习。”在太原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魏静说。
而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80后女孩儿刘莎告诉记者,她最喜欢《歌声与微笑》这首经典的歌曲,也正是由于这首歌,让她爱上了音乐,走上了音乐教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