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李 涛
实习生 范玉瑾
教育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也是最大的民生之一。而衡量教育工作的好坏,最终要看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2012年,我市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学校建设、教育质量、教师素质三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学校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素质,取得了一定成效。
重大教育创建活动取得新突破
2012年是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第一年,经过我市教育部门数十次的对接和争取,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支持焦作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意见》,为焦作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2年,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市、全国首批区域信息化试点市,11个县市区也相应承担不同的改革创建任务。重大创建目标的实现,为焦作教育快速提升创造了条件。
此外,我市职教攻坚再次受到省政府表彰,“两基”工作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先进;孟州市被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称号;沁阳、武陟被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武陟、博爱成功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了焦作教育务实进取的良好形象。
城乡学校建设呈现新面貌
去年,我市多方投入建设资金14.6亿元,高标准、高质量推进262个项目建设,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全面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2所,占年度计划的107%;大力开展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创建活动,一级以上幼儿园总数达115所,占幼儿园总数的15.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4%,提前两年完成了省定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化工程。围绕城市发展需要,修订了《焦作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指导意见》,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全市整合学校61所,其中马村区中小学由29所调整到21所;启动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提升工程,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市道清中学改造任务全部完成,新区文苑小学投入使用,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沁阳市实验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博爱县光智中学顺利竣工,修武县新实验中学工程主体封顶,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能力有效提升;100个农村中小学改造项目全面完成,中心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城乡教育资源得到优化。
——深入实施普通高中品牌工程。修武一中新校区主体完成,温县一中二期工程基本完工;焦作一中分校等6所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按时完成,为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内涵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市依托省、市级示范高中,优化整合普通高中7所,调整后的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市级示范性高中以上标准。
教育质量实现新提高
——质量核心地位更加突出。通过召开全市教育质量推进会、高考质量分析会、高中管理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专题会议,教育工作者提升质量的目标更加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更加关心,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质量监测体系日趋完善。去年,我市进一步优化、完善学业水平监测体系,先后组织了14次大规模的监测,涉及学生36万余人次,建立了覆盖4个学段所有学科的数据库,为质量提升提供了最客观、最有效的数据。
——学校管理更加规范高效。2012年,我市组织县市区教育局局长、校长和业务骨干2000余人次,多次到北京、河北衡水等地名校考察体验、借鉴学习,指导学校从最基本的考勤和行为规范着手,全面加强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
师资队伍充满新活力
——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全省第一家将面试答辩作为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凸显教师工作能力和业绩;在小学率先实施高级教师评审,产生了全省首批40名小学副高级教师;实施中高级教师岗位竞聘制度改革的学校达到51%,教师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名教师、名班主任队伍不断扩大。温县一中等4所学校被授予全省师德师风先进校称号,在全市涌现出廉勇、申晓玲、程海枝等一批师德高尚、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名教师、名班主任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教师培训“百千万工程”成效显著。我市先后邀请141位知名教育专家莅焦讲学,超出原定计划41人;加强与先进地区和高等院校的合作,精心选派1205名优秀教师外出培训;依托“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新课标等各类专业培训,受益教师达1.2万人次。
对外开放创出新局面
去年,我市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近1亿元,从资金、人员和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极大地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市全面加强与国内名校合作办学,主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焦作一中分校与北京宽高教育集团成功签署办学合作协议,市第十一中学和河北衡水中学、市第十二中学和山东昌乐中学、武陟一中和周口郸城高中、沁阳一中与衡水二中、市实验小学和人大附小等名校实现了合作办学,形成了学习先进、借力发展的良好氛围。
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新跨越
2012年,我市继续推进中小学多媒体计算机“班班通”建设,为中小学6000多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覆盖率达到60%,其中山阳区、孟州市、解放区、中站区均超过了90%,走在全市信息化建设前列;加强区域共享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化校园”成为焦作教育的显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