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实习生 范玉瑾
诺言:继续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100个,推进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城区中小学提升工程,进行市直学校校舍维修和设备更新与购置;继续设立教育质量奖,推动我市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行动: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博爱县柏山中学,初二年级的教室内,15岁的王世尧手捧语文课本读得声情并茂,享受着阅读的快乐。而就在入读初中时,他曾一度面临辍学的困境。
王世尧家住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7年前父亲病逝后,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低保补助成为他们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2011年9月升入柏山中学后,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他萌生了辍学念头。
市政府连续两年将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相关费用纳入十项民生工程,王世尧上初中不仅不用拿任何费用,还获得了生活补助,学校也非常关心他的成长,为他争取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
去年,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享受了政府埋单的教育。据统计,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先后拨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资金2.3亿元,春季学期33.6万名、秋季学期31.7万名学生杂费全部免除;拨付免费教科书资金0.5亿元,为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拨付城市免杂费补助资金约0.2亿元,春季学期8.2万名、秋季8.5万名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拨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资金0.2亿元,为春季学期1.4万名、秋季学期1.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了生活补助。
去年,我市还进一步推进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实际完成农村中小学建设项目110个,超出规划10个百分点,建设面积17万平方米。
在实施城区中小学提升工作中,市道清中学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市人民中学二期工程、新城小学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同时,我市进一步做好市直学校维修改造工作,市十二中学生宿舍改造、实验小学大门与围墙改造以及实验中学、光明中学、二十三中食堂改造等10个学校的19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市直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我市还更新市直学校相关设备,全市实现多媒体班班通的中小学达60%,我市成为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市。
去年,我市继续把设立教育质量奖作为推动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有效载体,对沁阳等6个县市区、焦作一中等161所学校、张红霞等300名教师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