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今日武陟/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县科技局助推企业科学发展
木栾新区多措并举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远教频道《农事早知道》惠利百姓
图片新闻
真爱永恒 孝心无价
图片新闻
加大规划监察力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边的榜样
真爱永恒 孝心无价
—— 记县实验中学教师任希凤
通讯员 闫趁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编者的话: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儿女,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过“孝”的宏愿。五十一岁的任希凤,为人女、为人媳,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父母至亲至爱的孝,使身边亲情浓郁、家庭和睦。她的事迹说不上感天动地,却如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个为人子女的心。

  百善孝为先。“孝心”是一处豪宅,也是一片砖瓦;是一桌山珍海味,也是一棵白菜一朵小花;是一件盛世华衣,也是一双洁净的白球鞋;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是一枚饱含体温的硬币……在“孝”的天秤上,没有金钱的味道,只有尽孝的早晚。

  我们身边每一个孝亲敬老的故事,对天下做儿女的都是一种引领和一份影响,时刻警醒着我们,不要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时间的残酷,不要总想着衣锦还乡和来日方长,一定要抓紧我们父母健在的光阴,及时行孝,为父母尽一份孝心。

  

  “百善孝为先,孝道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行了,说得再好也不如点点滴滴做得好,做为母亲,孩子们在看着哩;做为教师,学生们在学着哩。你咋做,他们就会照着做。你说,我不做好榜样会中吗?”近日,远近闻名的孝顺闺女、孝顺媳妇任希凤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憨厚地说。

  今年51岁的任希凤,是县实验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她的人生履历里,是一名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更是远近闻名的孝顺闺女、媳妇。她数十年如一日,用真情赡养老人,用仁爱伺候老人,用爱心善待老人,赢得人生幸福充盈的安宁,赢得亲人邻里的敬重和天下儿女们发自内心的敬仰。

  

  久病床前有孝女

  1998年,任希凤娘家的病床前,她用棉签蘸着开水一点点湿润着母亲的嘴唇,等嘴唇软和了,再轻轻把嘴唇掰开,将蘸着中药的棉签贴着母亲的牙齿,轻轻一按,中药液体便一点点顺着母亲的齿缝进入口腔。

  那一年,任希凤的母亲因为食道癌做了手术,术后一直昏迷不醒、滴水不进。医生说,如果病人不能吃东西,神仙也救不了。任老师于是想尽办法,尝试给母亲进食、进药。

  “那时真没办法了,想着只有那样,中药才会进入一点点,但即便是一点点,也会起点作用,就可以救救俺妈。”就这样,在任老师没日没夜的守护和喂药下,老人在一周后睁开了眼睛……

  母亲渐渐能够进食了,任老师又为母亲精心准备了爱吃的鸡蛋面糊糊和饺子。鸡蛋面糊糊是焖出来的溏心鸡蛋,软软活活的,拿小勺挖着喂老人,老人吃着很舒服;饺子馅是用剁得粉碎的虾皮、香菇、青菜、胡萝卜调制的,饺子皮用鸡蛋面,擀得薄薄的,捏得仅如指甲盖大小,用这样的饺子喂老人吃,老人吃得有滋味,也不会噎着滞着。

  慢慢的,母亲的身体好了起来,任老师的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但她从不曾注意到自己的变化:她忧劳的脸上添了许多皱纹,连续的熬夜,体重也整整下降了10公斤。

  母亲出院了,但身边离不开亲人的照顾。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老母亲久病的床前,始终有孝女的陪伴。四年里,任老师几乎每夜都去陪伴母亲、照顾母亲。为了让母亲高兴并稍稍活动一下,任老师在母亲跟前扭起了大秧歌;为了让母亲安心养病,平和心态,任老师专挑一些励志故事讲给老人听。

  大年三十夜晚,本地的风俗不允许女儿在娘家过,任老师为母亲洗头洗脚,准备好了一切才离开。仅仅是一个夜晚,老母亲就不断问着同一句话:“俺希凤哩?”在老人心里,女儿就是她的贴心小棉袄,片刻不愿分离。

  “任希凤用她的孝心让最多活六个月的患者活了四年,她创造了一个奇迹。”给母亲做手术的医生得知任希凤的母亲活了四年后,感慨地说。

  

  婆媳情浓赛母女

  任希凤结婚前,她的婆婆因为一场大病致残,一只胳膊都不能自由活动,洗澡穿衣这样的事情都得别人帮忙。任希凤过门后,每次洗澡,总要带上婆婆,先为婆婆洗澡,搓身子,给婆婆洗好后,才给自己洗。同在一起洗澡的老太太常常会这样感叹:“还是闺女好,儿媳妇可不会这样对待咱。”这时,婆婆就会很幸福地回答说:“你们说错了,这偏偏就是俺家媳妇,比俺那闺女亲多了!”

  身为媳妇的任希凤把婆婆当做亲妈一样待。

  自打结婚后,她心疼婆婆行动不便,下班回家后,总是抢着做家务,带老人逛街,给老人买时尚的衣服。因为担心老人寂寞,她还主动邀请邻居在自己家里下棋打牌,迎来送往总是笑呵呵的。

  将心来比心,人心换人心。任老师如此对待婆婆,婆婆也把任老师当做亲闺女待。一次下大雨,残疾婆婆到学校给任老师送伞。一位知情的同事关切地怪她:“这么大的雨,你咋来了?”老人回答说:“我怕俺希凤回不了家呀。”一位不知情的同事在旁边感慨说:“这是任老师的妈妈吧?真关心自己闺女!”

  2009年8月,婆婆突发脑溢血,连续动了两次手术,但脑部出血依旧止不住。任希凤一边求亲戚朋友帮忙,一边守在病床前为婆婆按摩、擦洗身体,还不住地呼唤婆婆,希望婆婆赶紧清醒过来,三天三夜不曾合眼。但是,任老师的孝心回天无力,四天之后,婆婆抢救无效过世。  

  养老如养小

  俗话说“老还小,老还小”,意思是人上了年纪后,身体机能下降,思维意识不清晰,如同小孩一样需要精心呵护照料。

  事实确实如此。这不,婆婆去世后,任希凤八十岁的公爹不能接受失去老伴的事实,躺倒在家里不说不笑,愁眉紧锁,吃喝不香。任老师见此情形,忧心老人如此下去会病倒,她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公爹身边,劝慰开导公爹,哄着老人在儿孙或邻居的陪伴下出去走走;担心老人寂寞时胡思乱想,便买了一部小巧的随身听,下载了公爹爱听的戏曲;还考虑到老人的胃口不好,就变着花样做饭,做的都是老人爱吃且容易消化的饭食。

  邻居见此情形打趣说:“你把你公爹当小孩养了。”任老师也风趣地回答说:“那没法儿!人家养了俺丈夫的小,那俺就得还人家的情,像养活小孩那样养活他老。”

  那年冬天,公公心脏病发作了,还每日咳血。任老师守护在老人床前,尽心尽力照顾老人,直到老人出院。

  那时,任老师担任毕业班的数学课,兼任班主任,工作忙得已经吃不消,但回到家里,还要准备准备热馍热菜给老人吃。她总怕老人身体虚弱,时不时买来乌鸡、鲤鱼;怕老人缺钙,她买来豆腐、虾皮;怕老人大便不顺畅,她买来新鲜的蔬菜……别人见此情形只说任老师太能干了,家里家外照顾的妥妥帖帖,可是谁也不知道任老师因为这样的忙碌使得她的双腿浮肿,眼袋凸显。

  就这样,任希凤老师用自己的数年如一日的真诚孝心赢得了亲人邻里的敬重,赢得了领导同事的赞扬。而她,依旧默默地继续着自己的孝道,用真诚的爱心、无价的孝心感染着、带动着身边更多的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