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以党建带社建 以党建促和谐
线路技改保春灌
第十届市杰出(优秀)青年
评选首轮投票今日开始
对接项目建设 共商发展大计
国画大师
是这样“炼”成的
民生改善是梦想的最好诠释
焦作市“十大建设”
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
暨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
山沟里飞出的“金嗓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沟里飞出的“金嗓子”
——记首届中国民工演唱会冠军、中站区农民王小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王小明在尽情歌唱。
  本报记者 王学典 摄
  主人公座右铭
 
   

  本报记者 王学典

  “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的路啊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妈妈眼里流……”王小明一曲《儿行千里》打动了前来采访的几位记者及围观的村民,也正是这首歌让他获得了首届中国民工演唱会第一名,捧回10万元创业基金,并有机会与潘长江切磋歌艺。

  家贫辍学 无怨无悔学歌

  王小明是中站区龙翔街道龙洞村麻地沟村民小组农民,今年49岁,自幼家庭贫困,14岁时辍学打工。几十年来,无论生活多困难,他都没有放弃唱歌。无论田间还是工棚,常常能听到他的歌声。外出打工的时候,只要是工友想听,他就会唱一曲,为大家解闷。因为歌声刚柔相济、嘹亮醇厚,他被大家誉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嗓子”。

  “我小时候家里穷,上到初二就不上了,但我从小就喜欢唱歌,一般的歌听上两三遍就会了。由于种种原因,我到十五六岁时才开始正式练歌。”王小明说。

  当时的王小明有个心愿:这么多好听的歌,要是没有听过就会唱,那该多好啊!怎么办?“学歌谱!”一位教音乐的老师告诉他。

  说说容易,学起来很难!当时王小明没有什么音乐书,就借小学生课本来学。有一次随父亲去逛庙会,他看到旧书摊上有本《怎样学唱歌》的书,连忙让父亲买下来,也不随父亲逛庙会了,拿着书坐到路边学习起来。

  “当时我练歌不分场所,想唱就唱,尤其是夏天,大家都在外边乘凉,我唱完后,大家会一致要求再来一首,我就会很自豪地接着唱。20多岁,我唱歌在村里已小有名气,谁家办红白事请唢呐班时,大家会起哄让我上台唱歌,我就大大方方地唱起来。”王小明说。

  23岁那年,济源市一家歌厅招歌手,王小明在100多名复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专业歌手。后来,我市歌舞团招人,他去应聘,没有被录取,就又开始了四处漂泊的打工生涯。

  几十年的打工生涯一直充满歌声,王小明尽管过得清贫,但很快乐。

  参加比赛 一波三折夺冠

  2011年3月中旬,一位朋友告诉王小明河南电视台正在举办首届中国民工演唱会,建议他参加。他立即打电话报了名,可随后的事情让他打起了退堂鼓。“参赛选手需要录制一段唱歌视频传到网上,由网友评比,选出前100名,然后才能进入复赛。我不会上网,更没钱录制歌曲。”他说。

  在朋友的帮助下,王小明借到一部数码相机,把社区的地下活动室当成录音棚,穿着破旧的棉袄,动情地录完《儿行千里》。虽然歌曲录制完成了,但在报名截止的前一天,他才在中站区龙翔学校教师崔松涛的指导下,完成了视频上传等工作。

  经过网上海选,王小明幸运地进入前100名,到郑州参加100进20的比赛。复赛时,他清唱了几句《儿行千里》,评委们问他还会唱啥歌,他又清唱了几句《想家的时候》,评委们听后一致同意他进入20强。“舞台灯光强,现场温度高,我穿的棉袄当时都湿透了。”王小明说。因为家里穷,他舍不得花钱买演出服,还是穿着那件旧棉袄参加了20强进10强的比赛。

  在河南电视台,王小明还意外地遇到了前来录制节目的笑星潘长江。得知选手都是农民工,潘长江饶有兴趣地与大家飙歌,给大家点拨。

  4月22日,开始决赛。郑州的气温一天高过一天,彩排现场温度更是高得让人无法忍受。王小明本来想回家拿换洗的衣服,但他算了笔账,回家取衣服来回要花好几十元钱,不如在郑州买件便宜的衣服先穿着。就这样,他花60元买了件蓝白色竖条纹棉衬衣。穿着这件简陋的“演出服”,他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捧回了10万元创业基金。被问到准备如何使用这10万元钱时,原本很激动的王小明却一下子平静下来。他说他的母亲快80岁了,为儿女们操劳一辈子,本来该享清福,却不幸患上白内障,他想用这笔奖金给母亲看病,让母亲重见光明。

  奉献爱心 捐助山区小学

  去年5月底,王小明参加河南省救助留守儿童献爱心六一晚会。在节目录制现场,商丘市柘城县梁庄乡育才小学的校长和音乐老师带着学生们来了,表演结束后,校长噙着泪,讲述了孩子们艰难的求学经历。王小明当场表示从自己的创业基金中拿出5000元,给孩子们买乐器。

  成名后的王小明多次参加义演活动,从不收取分文费用。今年年初以来,他先后参加了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文化下乡”博爱县义演、0391车友俱乐部焦作市福利院捐助义演、《东方今报》创刊八周年庆典以及焦作市、中站区等各级党委、政府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把自己美妙的歌声奉献给观众。

  “这么多热心人帮助我、喜欢我,今后我要努力工作,好好唱歌,用自己的才能回报社会。”王小明动情地说。

  (王小明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