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杨东庆、王丹丹) 笔者近日从孟州市教育局得到一组数字: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班班通”教室696个,覆盖率超过90%;新建学生机房24个,配备计算机2327台,基本实现教师人机比2∶1;每年11月份开展信息化活动月;投资30多万元建成中小学学科资源平台……2010年以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孟州市足音强劲,成果丰硕。
近年来,该局始终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列入责任目标,抓好应用驱动,建立资源平台等措施,基本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该市也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先进县(市、区)、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0年以来,孟州市教育局根据国家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把中小学计算机装备工程列入学校年度责任目标,细化建设任务,每月上报进度,有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时,该局深入基层学校摸清信息化装备情况,依照城乡类别标准,统筹采购计划,与财政、审计等部门配合做好项目的招投标、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计算机、多媒体等装备的采购质量。在资金使用方面,该局除了用好中央专项资金外,还利用市县配套资金和学校公用经费,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2010年至2012年,该局共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建成“班班通”教室696个,班级覆盖率超过90%;新建学生机房24个,配备学生计算机831台,教师办公用机1496台,基本实现了教师人机比2∶1。2012年,该局拿出100余万元专项资金,使薄弱乡镇“班班通”工程建设得到加强;2013年,又投资170万元采购“班班通”设备,预计年底可实现全覆盖。
为升级网络,畅通信息高速路,该局与联通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把学校ADSL宽带“动态IP”全部升级为“固定IP”,目前,该市中小学校全部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
投入是前提,应用是关键。为此,该局一是加强管理。该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班班通”设备管理及应用的通知》,确定校级管理员,制订详细方案,把 “班班通”使用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保证了设备应用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强化培训。每学期对校级管理员进行两次培训,并利用暑假组织一线学科教师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学科教师技能培训,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三是开展创新活动。该市把每年11月份定为孟州市信息化活动月,通过组织优质课评比、课件和网页制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评选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在2012年电教活动中,该局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人次,省级120余人次,市级260余人次。
为使教师有一个网上学习、资源共享的平台,该局在校园局域网的基础上,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中小学学科资源平台。该平台通过订购整套实用性很强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学科教学资源,融合本地教师原创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资源,及时发布上级文件、教育新闻、校园动态等相关信息,使该市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