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马村:党员干部驻村帮扶解民忧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民生为本的“沁阳温度”
恩华社区美容记
我市消费品市场开局良好
小蜗牛带来高收益
转变作风助推城建大提升
“气象大喇叭”惠农家
四条“警戒线”促廉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保转型辩证法
——看市环保局如何服务项目助推经济转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许伟涛 本报通讯员 石庆凯

  面对经济转型的升级,如何处理好把关和服务的关系,既当好环境准入的“守门员”,又做好经济转型的“助推器”?

  长期专注于管理创新、职能转变的焦作市环保局,走出了一条监管与服务、自身转型与经济转型辩证统一的新路。

  众所周知,严格环保审批管理,优化工业布局,确保有限的环境容量得到高效利用,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环保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在具体的监管实践中,如何才能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仅考验着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也在考验着一种创新监管的智慧。一方面,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积聚后劲的一个载体,特别是重点项目更是我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上项目又要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按照相关行业准入条件,严格环保审批管理,严防以经济发展为由盲目建设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杜绝新增污染源,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

  咋办?我市环保部门的做法是:在执行政策、强化监管的同时,切实做到“一收一放”——不该上的项目一律不批,可以上的项目搞好服务。具体而言,就是对项目建设不是单纯的“一票否决”,而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提前介入、事前控制、主动服务,实现了环保审批管理的过程控制。

  为此,近年来,市环保局拓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内涵,认真做好三项服务工作。一是坚持开展建设项目全市环评巡回咨询服务工作。市环保局每年组织建设项目环评管理人员及环保专家,分别深入各县市区提供环评审批咨询服务。服务小组每到一地,对各地安排的年度拟建项目,就环保政策、环评深度、审批权限、选址要求和试生产及验收管理等方面,一一进行解释。

  对符合环保政策和当地环保要求的项目,就如何快捷简便申办环评审批手续给予指导;对存在环保问题的项目,当面提出改进建议;对不符合环评审批条件和行业准入要求的项目,当场解释清楚并明确提出否决意见和监管要求;对需省以上审批的项目除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外,还当即安排专人分包,帮助企业及早做好相关工作。

  通过开展建设项目巡回服务活动,不仅对拟上项目实现了环保提前介入把关,帮助企业加快项目运作速度;而且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当即提出否决意见,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年来,该局已累计召开环评咨询服务会40余场次,共对全市360个新建项目进行了现场环保咨询,其中属于省环保厅审批项目79个,对37个项目提出了否决意见或建议重新选址。

  二是坚持做好市重点项目免费环评预评估工作。市环保局积极组织对全市重点项目开展免费环评预评估,保障焦作市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促进转型示范市建设,近三年市环保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441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环保预评估,预评估工作分别从产业政策、项目实施环境影响、潜在环境风险、环评审批要求及项目建设和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环保专题评价,提出项目实施环保建议。市环保局用好环保这一经济转型的“助推器”,力促经济转型升级,既当好了“守门员”,从源头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建设;又当好了“服务员”,采取服务措施,推动市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尽快产生投资带动作用。

  同时,为提醒当地发展改革、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乡镇政府及有关项目建设单位,确保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选择时,有一把衡量的“尺子”,市环保局还结合政策,制定出了“五符合三严格”的明确标准,即坚持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坚持项目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坚持项目符合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坚持项目选址符合环境安全要求,坚持项目符合当地环境容量控制要求,并要严格筛选项目生产工艺,提升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严格按程序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公开公正高效优质服务;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严厉制止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保证了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质量。

  三是做好已批项目的追踪服务工作,指导项目建设早日投产。为帮助项目加快实施,市环保局对所有审批后的项目都建立台账,跟踪回访,主动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协调解决。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金红石型钛白粉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和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后“双二十”项目,建成后因居民搬迁不到位,省环保厅不准试生产。对此,市环保局一方面指导企业完善搬迁方案,加快搬迁进度,同时主动向省环保厅如实汇报情况,请求予以支持。在协调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建议企业内部建立环保预验收制度,及时整改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环保“三同时”验收节省了时间。

  对省级以上审批的我市重点项目,市环保局领导为重点项目“把脉”,及时了解建设情况,多次对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煤化焦煤集团、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的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走访,主动了解项目在建设及试生产和环保验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协调解决,及时指导企业整改存在的问题,同时主动向省环保厅沟通汇报情况,请求予以支持,力争使项目早日建成。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了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保障项目建设对环境要素的需求,市环保局还组织专家,对每年全市已经环评审批的建设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了《年度全市建设项目环评统计分析报告》,送呈市政府领导审阅。

  建设项目环评巡回咨询服务、重点项目环评预评估、已批项目的追踪服务、建设项目环评统计综合分析……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体现了我市环保部门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创新管理模式的努力与探索,更体现了环保转型辩证统一的必然与路径,为我市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