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本报通讯员 朱福多
春节前,作为我市“城建三年大提升”中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72条背街小巷在完成第一阶段的综合整治后,配套安装的384盏路灯全部亮了!
然而,住在背街小巷里的居民,在感受到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许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扮靓城市夜空的LED新型绿色光源产品,全部由我市一家土生土长的企业生产——是地地道道的“焦作造”。
近年来,低碳环保的LED被公认为21世纪“绿色照明”,为业内人士所大力倡导,并纷言:“LED照明时代已经到来!”
那么,被描述的具有高节能、寿命长、多变幻、利环保、高新尖等诸多特点的LED产品,到底有何神秘之处,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3月12日上午,记者带着几分好奇与疑问,走进多氟多光电分公司,一探究竟。
绿色塑胶地面一尘不染,白色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具……走进多氟多光电分公司的产品展厅,就进入了一个灯的世界:日光灯、平板灯、泛光灯、水底灯,小射灯、玉米灯、蜡烛灯等一应俱全。据多氟多光电总工程师张小刚介绍,多氟多光电分公司长期致力于半导体照明应用产品的研发、制造、应用和服务,旗下拥有多福登家装照明和爱迪新商业照明两大品牌系列,广泛应用于商业效果展示、家用照明装饰、工业节能照明及生物照明等领域。
随着张小刚的讲述,一盏盏LED灯在他手中遥控器的“指挥”下,色彩缤纷,交相辉映。同时担任多氟多光电研究所副所长的他告诉记者,LED照明灯可通过数字芯片,具有很高的可控性,开关、亮度不仅完全可以实现遥控操作,甚至还能通过手机软件实现远程控制。
“灯顶不仅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实现太阳能发电,底部还有一个手摇式发电装置,方便应急时使用。”在展区一角,张小刚提起一盏制作精巧的黑色小马灯说。据介绍,多氟多光电还通过多氟多新能源生产的锂电池,实现了节能和储能的统一,可以把应急灯与照明灯合二为一。
LED之所以被称之为“绿色照明”,绝非单单凭此“时尚功能”。张小刚说,LED照明之所以成为最具市场潜力的行业热点,一是因为LED的显色指数,是除白炽灯之外,最接近太阳光的光源,不伤眼;二是因为其节能效果,其能耗只有白炽灯的十分之一。如果目前三分之一的白炽灯被LED灯所取代,每年就可为国家节省用电1000亿度,相当于三峡工程一年的发电量。
如此宏观数据,自然难有切身感觉。见记者面露诧异,张小刚又给记者算了一笔“微观账”:以城市一段5公里长、10米宽的道路为例,原采用传统250瓦高压钠灯320多个座位道路照明亮化灯具,每天点亮4个小时,使用3年需更换4次。而如果以多氟多光电制造的LED灯具替换,在达到照明效果的前提下,不仅3年不需更换灯具,还能节约电费18万多元。
LED灯如此神奇,记者决定到生产车间去,亲眼瞧瞧这高科技产品的“诞生密码”。
在多氟多光电生产主管许艳丽的引导下,走进LED路灯的组装车间,只见14个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人沿着自动化的生产线,一字排开,正忙碌着路灯控制器的焊接与组装。
“目前把电子元件焊接到线路板上,还依靠手工。马上购买安装贴片机后,生产能力将是现在的6~7倍。”许艳丽说,产品组装完成后,还要进入老化车间,连续点亮24小时,进行性能检测。同时,为保证产品过硬的质量,多氟多生产的LED照明灯都通过了高温、高压测试,并模拟不同环境进行防水试验。
据介绍,多氟多生产的LED路灯采用模组式结构,可根据需要随机组合不同功率的产品,共获得8项国家专利,其中1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
“你看这个#型槽,在路灯上盖的转轴结构,采用销钉方式,方便电源更换与产品维修;这个U型轴能方便灯具转动,调整照明角度。”指着生产线上刚刚完成的一套LED路灯,许艳丽说,这款LED路灯的流线型间隔外壳不仅有极强的抗腐蚀能力,极小的风阻,还化整为零,更方便地解决安装维护;而其流线型散热器,能很好地抑制热岛效应。
正在这时,负责封装生产线的李祥龙迎面走来。他告诉记者,他刚从深圳考察学习回来,今年4月份将安装调试封装生产线设备,预计6月底能够投入生产。届时,多氟多光电将能自己生产大功率光源和线路板,大大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截至目前,多氟多光电已自主研发有几十款户内外照明和景观LED灯具,所有产品都通过了国家级检测,取得了CE、ROHS认证。
毋庸置疑,凭借如此众多技术优势的多氟多LED产品,已成为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由化工进军新能源后,实现华丽转身的又一个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