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马村区委书记林宪振(右二)正在察看该区林邓线通道林栽植情况。
崔 晶 摄
阳春三月万物苏,正是植树播绿时。三月的马村大地,已是春潮涌动:山丘上、田野里、沟坎边,到处可见干部群众植树播绿的身影。更引人注目的是在纵横交错的乡村道路两侧,排列整齐、布局均匀的一道道绿色长廊。
马村区2013年省级生态建设任务4000亩,市级重点工程为林邓线绿化带建设270亩,区级义务植树基地建设500亩。在春季造林工作中,该区多措并举,重点突出“规划早、落实快、效果实”,造林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截至目前,该区已顺利完成春季造林任务,共种植杨树7.11万棵、核桃树3.9万棵、晚秋黄梨3.8万棵、栾树4720棵。
宣传发动奠基础。全市造林会议后,该区于3月5日召开专题会议,对造林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区委书记林宪振,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建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植树造林现场进行督导督察,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求街道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责任落实;针对苗木资金困难等问题,多次协调各方资金,确保了全区造林工作顺利开展。
规划栽植起点高。该区农林水利局安排专业人员,按照《造林技术规程》的要求,严格进行造林作业设计施工,严把整地、用苗、栽植等各环节的质量关,把好造林绿化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切实做到科学规划、科学设计和科学推进,切实做到生态建设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机结合、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有机结合。
完善机制强管护。为了加强春季造林后期管护,该区明确管护责任,区、街道、行政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出台管护方案,对浇水、截杆、涂白、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作了详细要求;创新管护机制,坚持“谁造林、谁管护、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创新林木管护机制,形成了群造群管、联合共管的管护格局。
严格考核重实效。该区把林木管护工作的成效作为各街道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管护质量好、保活率在95%以上的,给予通报表扬并予以现金奖励;对于管护不到位,造成林木毁坏、保活率低于85%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有关奖补政策。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向荒山、田野、路旁、堤畔,栽下一棵棵小树苗,放飞一个个绿色的希望;当越来越多的绿地在人们的呵护下绽青吐翠、生机盎然,一个山更绿、水更清、天空更洁净的和谐绿色马村将在春天里绽放光彩。康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