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四查四看”
规范品牌汽车销售市场
续聘协管员当土地“哨兵”
添一抹绿色 增一分春意
完成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税申报工作
强化企业出口退税管理
农家书屋惠民生
“环保卫士”党员服务队为企业解忧
马村区:四举措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马村区强化食品监管不松劲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县:民资唱主角 造林再提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今年春季,温县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为目标,强力推进“两带、四区、八路、十河”林业生态网络建设,通过大胆创新模式,使社会资本参与营林造林的热情高涨,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注入了强大动力。截至目前,温县企业、造林大户、林业合作组织投资造林面积达到1.4万亩,占温县2013年造林总任务1.7万亩的80%,成为造林的主角。目前,全县共完成造林1.56万亩,占计划任务1.71万亩的91.2%。

  “政府每亩给300元的补贴,连补3年,还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供电、打井,种植薄皮核桃树没有后顾之忧,今年滩区种植面积已突破1万亩。”温县造林大户崔广军称,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他今年花40万元从中国农科院引进了珍稀优质“极早丰”核桃种树,在滩区开发1220亩薄皮核桃基地。

  崔广军的大投入,缘于县里造林政策的大支持。今年春季,温县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增强各类主体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林业投入,不仅争取了上级专项资金,县、乡镇财政也建立了专项资金;一方面建立了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为主体、金融部门积极支持、全民广泛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投入机制,调动各类主体参与造林绿化。

  今年,县财政对2013年林业生态建设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对老蟒河绿化工程每亩一次性补助2000元,对主要道路绿化,每亩补助800元,连补5年;对在规划区内集中连片建设苗木花卉基地的,按规模大小,分别给予每亩300元、500元、800元的补助,连补3年。各乡镇也纷纷设立专项资金,出台土地流转和优惠扶持政策,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包地造林成为投资热点。

  在创新机制的同时,温县坚持以政府补助为引导、企业大户为主体的市场运行机制,鼓励林业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特别是龙头企业投资造林绿化,鼓励农民以地入股,与企业、大户合作造林,建立商品林基地和企业原料林基地,实现“社会得生态,企业得效益,群众得实惠”。今年全县80%以上造林为公司或大户造林,民间资金投入超过1500万元。温泉镇、南张羌镇挖掘森林资源,发展种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以及森林旅游和生态休闲等林下经济;武德镇、北冷乡、黄庄镇等乡镇在道路两侧大力建设经济林果带、景观林带;园林部门通过鼓励专业户,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种植,造林工程实现了集中连片,并且达到重点工程建设标准,同时实现了当地造林苗木自给。

  温县还结合实际创新建设机制,对战线长、难管理的高速公路、新洛路两侧,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目前全县已新增19个造林和育苗大户,连片种植苗木基地面积达2000亩。温县产业集聚区通过充分发动入驻企业,高标准完成了10公里长的鑫源路道路和1000余亩的厂区绿化任务。赵堡镇、温泉镇的“公司加基地连农户”造林模式,实现造林绿化与产业发展双赢。正如温县林业局局长程华所言:“用改革的办法调动社会资本投入造林的积极性,才能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形成推进生态、宜居、美丽温县建设的强大合力。

  ”(王娟 任拥军)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