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新区大面积开发和大批项目的引进,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新区的安全监管任务也日益繁重,因此,安全监管工作必须不断提升监管水平,服务经济发展。
(一)抓好隐患治理,从严执法服务项目建设。随着新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深入,有一大批新、改、扩建项目上马,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关口前移,同其他各项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做到新上项目建设一个、审查一个, 从项目立项、初步设计、项目建设、试车生产等各个环节,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措施的落实到位。在服务项目建设中,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履行国家、省、市有关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各项规定,做到凡新、改、扩建项目,督促企业按照“三同时”工作规定和办事程序,及时申报,接受初步审查和竣工验收,切实做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二)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安全保证。近年来,新区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依托现有条件,整合应急救援队伍,在整合现有应急救援资源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做到资源共享。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指挥机构、救援队伍、保障系统等进行一次性总体设计,分步建设。根据新区区域内产业重大危险源分布等情况,对重点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培训演练基地、物资储备等进行科学规划,在一些使用储存危化品的危险性大、事故发生频度高的行业建立重点救援队伍。
(三)规范秩序,实施有效监管。安委会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行业和辖区监管的责任,定期分析、布置、督促、检查本部门、本行业和辖区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工作,在新区安全监管上形成条条有管理、项项有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网格化安全责任管理体系。要组织开展安全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园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使广大群众和从业人员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要抓好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凡是新进企业从业人员要经过岗前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做到应知应会,才能上岗。生产经营单位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保障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对从业人员培训达不到国家要求的企业,要委托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安全培训。高危行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经过相应资质培训机构培训考试合格的,发给资格证或操作证后,方可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