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清明假日,携友攀登临川山,一路艰辛,一路惊奇,一路思考,一路收益。
临川山位于沁阳市西北方向三十公里处,背靠神农山,左邻云阳山,右邻沐涧山;因北依群山,南临平川,依山临川而得名。
进山路线是沿着老龙沟东边的山坡盘旋而上,山口路宽十多米,两侧有人工种植的柏树林,漫山遍野,葱笼碧翠,生机盎然,一眼望不到头。行百米,山道变窄变陡,步履艰难,气喘吁吁,上到第一个坡顶有个山神庙。庙内有众山神塑像,还牵着神犬,好像在巡山护山,庙门对联曰:“镇山驱邪恶,济世扶良善。”据说此乃清乾隆皇帝巡游此山所题,意在褒奖山神忠于职守,惩恶济善,造福一方,在怀庆府传为佳话。
从山神庙向西北方行一段路即到临川寺山门,迎面“跳出苦海”跃入眼帘,进门回望,“回头是岸”触目惊心,似乎要给人一种脱俗成佛的启示。
临川寺就建在山凹中,古碑云:“临川寺北依群山,南临平川,左连云阳,右接西天,千尺危崖嶂其后,百丈深渊横其前,上仰金坛天池,下俯印月龙潭。”此风水宝地得天独厚,乃佛教道教清修的理想场所。
据清公和尚塔记:“临川寺创始人乃稠公祖师,祖师生辰、建庙时年及历代祖师均无详录,然据隋唐五季无所改更之语,临川寺建庙约在魏晋,距今约一千七百余年。”稠公法师即稠禅师,释僧稠,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北齐的高僧,中国禅宗的初祖之一,与禅宗初祖菩提达摩齐名,佛陀说它“自葱岑以东禅学之最,尔其人矣”,夸他是中华禅学第一人。他还游历讲学在嵩岳、怀州一带,在怀州马头山主持设坛十多年,留下许多圣迹典故。明正德八年《重修沐涧寺前殿并造像记》云:“贞观年间,稠禅有挂钵于此,有现形之具……”说明他在沐涧山临川山一带习禅讲经。
现在的临川寺融佛教道教为一体,香火极胜,寺内分东院西院,东院有释迦佛祖殿、四大天王殿,东西厢还供着菩萨、唐僧、孙悟空、送子奶奶等,西院依山建立三棚阁,一层供着阿弥陀佛,众菩萨,十八罗汉,关帝等;二层供着无生老母,十四仙女,三层供着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一层大门对联曰:“地客任西来记取此心原不动,随缘为去往段知真性本无及,上披,万善同归。”此联是否可理解为:此心原不动的教外客任凭西来,真性本无及的俗人也能随缘为去往,达到万善同归。这里的西指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国净土也。于是我想起了省庵大师的三首诗,可从中品味佛教文化的含义。
一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
一门入后门门入,初步迷时步步迷。
直就下凡阶上圣,不离烦恼证菩提。
莲华胜友应相待,何日归来手共携。
二
如来本愿非虚诳,称我名皆到此中。莫患棘墙无客住,只愁枷锁几时空。百川归海水宁溢,万国朝王地岂穷。易往无人真可惜,不知何事恋樊笼。
三
莫说西方为譬喻,须知名与实相应。譬甜似蜜非无蜜,喻冷如冰却有冰。槐国有谁招客去,蜃楼何处劝人登。如来大圣成虚妄,谤法衍尤忏未曾。
西边山坡根有一个较小的佛龛,里面供奉着“眼光老母”,一位老奶奶正在虔诚地烧大把香。佛龛对联云:“普渡众生先渡我,不念弥陀更念谁”含意深切,令人思考。
临川寺千尺悬崖上有山洞,洞顶水珠串串,形如水帘,又叫水帘洞。滴落的泉水形成一池清潭,名为青龙潭,洞口崖壁上有两条石龙,泉水自龙口流出。夜晚当月明中天时,月影和龙影映照到潭里,会出现“二龙衔月”的奇妙景观。这是大自然的造化,还是临川寺的灵气使然?谁能说清楚呢?
临川寺西边不远处有叉路口,向南去小西天,向西通大西天,我们先去小西天。山道用石块铺成,坡度较平坦,虽然回旋往复,但无碍脚下生风,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小西天。此处是一个悬崖平台,不足二百平米,药师庙坐北朝南而建,庙后的山峰很像巨大的蜡烛,十分雄伟,庙前有一块平地,犹如观景台。由此下望,只见条条纤陌纵横交错,道路河流尽收眼底,如同一张巨大的地形地貌图,令人心情畅快,有一种凌空鸟瞰、极目天涯之感。庙内供奉着古代十大名医,座次按从左至右为:葛洪、王叔和、华佗、人皇、天皇、地皇、扁鹊、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前来烧香的人络绎不绝,敬仰之情十分虔诚。门上也有一副对联曰:“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其中富含哲理,实乃金玉良言。
上大西天的路十分陡峭,可谓步步登高,比较费力,游客都是使足力气硬撑着向上走,有些地段还需要上边的人拉一把,约一个小时后,发现路旁石头上有粉笔字,上书:前面50米有卖水,每瓶3元,冰糕每支1元,看来是明码标价,公平买卖。又走了一段,转弯处的石头上有粉笔写的诗一首:“山外青山楼外楼,太行奔波几时休。但愿夕阳无限好,古稀之年写春秋。卖水老汉题”。我心想这卖水老汉还挺有文才哩。不大功夫就到了卖水的地方,一问这里就是大西天。卖水老汉就坐在门神庙前的石楞上,石墙上也写有两首诗:“人生征途路漫漫,攀登太行五十年。风光不让张家界,十里花香透怀川”。另一首是:“一夜春风暖,满山桃花鲜。游人何处去,请到大西天”。两首皆出自卖水老汉之手。看完诗,我买了一个冰糕,便与卖水老汉拉起家常,他自我介绍说是山下紫陵村人,叫任东雷,今年67岁了,每到旅游(朝拜)季节,他就来山上卖水,一来挣点小钱补贴家用,二来锻炼身体,有灵感时也写写诗,只当自娱自乐。虽然年近古稀,但身体硬朗,红光满面,而且非常健谈,他见我拿着笔记本抄碑文,问我想写啥哩,我说想写篇散文。他说:“散文好,散文是形散意不散,我年轻时也常写散文”。我俩越谈越投机,形同知心朋友,相见恨晚。高兴之余,我又向老汉买了一瓶水,虽然已不是太渴,但心里只是想照顾一下老汉的生意而已。
大西天上修有两座庙,门神庙和祖师庙,祖师庙内供奉着天师和祖师二位神仙,据说天师是玉皇大帝的师傅,祖师是孙悟空的师傅,这庙里依然香火旺盛,信徒如云。站在大西天的顶峰上,下可俯瞰覃怀大地,上可仰观紫金风光,右可饱览悬谷山、沐涧山的山光水色,左可欣赏云阳山、凤凰岭的青松白云。两庙选址于此可谓得山川之灵秀了。
一天的游览,不但直观地领略了临川山的峻秀,了解了临川山佛教道教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与遗址的现状,而且感悟到古往今来的佛教道教文化无不体现了劝人向善、追求美好和谐的愿望。我惊羡于在卖水老汉任东雷不仅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并赋诗赞美,夕阳之年更能知足心宽、自娱自乐,过着仙人一样的清净生活,多么难能可贵,让人肃然起敬。看来今天真是不虚此行,受益多多。
想到此,心里美滋滋的,禁不住哼着京剧“我正在城楼观山景……”驾着临川山的祥云,乘着凉爽的山风,飘飘然下山而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