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 帆 本报通讯员 张俊杰
3月21日,在武陟县谢旗营镇庙小段村的农家书屋,计生管理员王爱琴一早起来就开始忙活了,干净的桌子,一尘不染的地面,整齐的书籍……
“春耕时节,多亏了村里办的农家书屋,从这些书上,我学到了不少的种植技术。”村里的种植户马小兵已经在书屋门口等了一会,等到开门就第一个过来,拿起书架上的《春小麦管理指南》。
“是啊,这书屋给咱帮了不少的忙,以前备耕,只知道买种子、购化肥,凭经验和感觉,现在多好,有什么问题来这里找‘老师’。”刚刚来到书屋的王小六接上了话茬。
“这些书很实用,就拿这种植早甜瓜来说吧,什么时候该怎样管理,书上说得清清楚楚,这不,我都快记录一本了。”大棚种植户王小亮炫耀着自己的种植“法宝”。
“是镇文化中心和计生办帮咱建起了书屋,还送来了这么多图书,让咱们不出村就能学技术、学知识,咱得感谢他们。”王爱琴说。
这家书屋只是该县“农家书屋”服务春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县369个行政村都已建起农家书屋,共配有农业、林业、科技、法律、计生等方面的图书55350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