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中)向同事们讲解如何使用债务软件。本报记者 李 秋 摄
本报记者 李 秋
她犹如万千繁星中的一颗星,虽不耀眼,却为深邃夜空奉献了自己所有的光华;她恰似百花丛中的一朵花,虽不艳丽,却为财苑散发着自己全部的芬芳。她,就是负责全市向外贷款和赠款的市财政局债权债务科科长张琳。
200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英国布理斯托大学的她,作为全市高级人才被引进到市财政局,担任企业科副科长,2010年至今担任债权债务科科长。由于工作勤奋、成绩突出,她曾被评为市青年岗位能手、利用亚行贷款水污染治理项目及日本政府贷款河南造林项目等外债项目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并获得省三八红旗手、市模范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尽职尽责的实干家
在预算编制局工作期间,为保证数字的精确性,多少个灯火如昼的夜晚、多少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多少个酷热难当的夏日、多少个红红火火的节日、多少个寒风呼啸的冬夜,张琳都在办公室与数字、报表一起度过,测算、审核、上报、审批……
2010年,年仅31岁的张琳走上债权债务科科长的岗位。“债权债务科的工作,其实就是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从外国政府或者国内金融机构取得低息或者无息贷款,同时对全市债务总量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使我市的债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张琳说。
由于经常与外国政府和银行打交道,对外语水平、贷(赠)款项目、政策信息等业务知识和技能要求极高,张琳一有时间就学习专业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选拔考试。2008年,她通过了财政部与德国政府联合举办的宏观经济政策培训班选拔,成为全国财政系统赴德国学习的两名学员之一。
勇挑重任的好参谋
作为财政人,必须具备极强的专业素养,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项财政工作,为领导当好参谋。这一点张琳始终牢记于心。
2007年春节前夕,从北京传来消息,一个金额为60万美元的全球环境基金组织赠款项目正在公开招标,国内许多城市都在申请,其中不乏重庆、西安、沈阳等大城市,仅我省就有郑州、洛阳和我市三个城市参与申请。由于是国外赠款项目,必须用英文填报申请材料,局里选中在英国留过学的张琳担此重任。为把我市交通状况和市容市貌的中文资料全部翻译成英文,农历腊月二十六,她还在加班加点收集汇总资料,与同事们商讨申请格式和措辞,然后彻夜不眠地编制翻译了数万字、百余页的英文申请材料,第二天一大早便由其他同事将材料火速送到北京。最终,焦作从19个申请城市中胜出,获得此项赠款项目。
去年1月初,市财政局获悉世界银行在国内启动了中国道路安全合作战略项目,按照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要求,必须于1月底前报送项目建议书和相关文件。从收到项目感兴趣函到项目申报截止,仅有不足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为确保高质、高效做好项目建议书,按时完成项目申报工作,张琳带领科室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技术基础资料缺乏等困难,一方面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放弃春节休假,加班加点赶进度,数天之内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另一方面反复与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沟通,全面掌握项目申报信息,超常运作、快速反应,数次修改完善项目建议书。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努力,往返北京、郑州等地数十次,通过详细汇报和执着推介,世界银行贷款焦作绿色交通及交通安全综合改善项目经过全国遴选,于去年7月正式通过国务院批复,成为当年河南省唯一一个入围项目。同时,该项目也成为联合国“全球道路安全10年行动计划”中,世界银行在中国首个准备实施的重点项目。
改革创新的开拓者
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张琳都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积极推动各项改革。2010年,她与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辽宁省财政厅共同承担《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财政机制研究》这一全国性课题,开创了地市级财政部门承担财科所全国性课题的先河;进一步完善政府性债务预算编制内容,试编全国首份政府投融资预算,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形成政府债务预算、投融资预算、执行及决算一套完整的报表体系。
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要求财政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决不能墨守成规。担任债权债务科科长三年来,张琳以创新思路为突破口,以做好项目为平台,推动各项工作扎实高效开展。她所负责的政府性债务管理和外债项目管理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全省财政系统前列,她所在的科室几乎每年都被省财政厅评为政府外债管理先进单位。
七年如一日,张琳总是用一颗无私的心去对待事业,用一颗火热的心去帮助企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同事,像一枝幽兰吐露着芬芳,将自己的热心和智慧、勤奋与执着奉献给她所钟爱的财税事业。
(张琳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