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一大早,家住解放区焦西街道祥和社区的孤寡老人张贵珍站在自家门口等着社区志愿者马红霞上门。老人知道,当天,马红霞要带自己一起去洗澡。14年来,祥和社区学雷锋志愿者定期为老人送来衣物、米面、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社区志愿者自觉排班,每天有一人到老人家里走一趟,看看缺什么或有啥需要帮助的。
在14年的爱心接力中,社区志愿者换了一茬又一茬,可照顾老人的社区志愿者没有一人迟到早退掉过接力棒。张贵珍老人逢人就说:“俺能够活到现在,可多亏了解放区社区志愿者的细心照料,让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如今,像马红霞这样的社区志愿者,在解放区社区有1万余人。解放区残疾人“爱心港湾”服务队、爱心志愿者连线服务队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学雷锋楷模,他们学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用自己的力量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今年3月份,该区首次对辖区10个道德模范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了隆重表彰。
近年来,该区组织志愿者在学雷锋活动中接力前行,使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传递着人间的温暖、生活的希望、社会的正能量,绽放出璀璨的道德光芒。该区在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实践‘三平’精神、志愿服务万人行”活动中,组织34支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小区绿化、打扫卫生等学雷锋志愿者服务。该区在32个社区成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伍,健全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志愿者服务组织,建立了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效果明显、机制健全,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志愿者服务系统,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规范化发展轨道。为了使学习雷锋精神行动常态化,该区明确规定,注册志愿者会员每月义务服务不少于2次,每年至少参加15个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累计服务达到一定时间,可获得相应的志愿者服务晋级资格,对表现突出、贡献较大的先进个人志愿者会员,每年要进行表彰奖励;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团体会员,每两年要表彰一次,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志愿服务事业。
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该区涌现出了一大批雷锋式的爱心志愿者集体及模范人物,如今成为传递正能量的重要力量。在我市大街小巷,人们经常会看到一支身穿红马甲的残疾人志愿者服务队,120多名残疾人身残志坚,抱着感恩的赤诚之心回馈社会,20年里用一双双巧手无偿为群众服务。这支志愿者服务队也是我国唯一一支由残疾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凝聚在“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旗帜下,用拐杖、轮椅奏响一串串爱的音符。该区民政局老龄委有一支“QQ”爱心连线志愿者服务队,大家通过“QQ”爱心连线志愿者群和爱心连线热线电话,到需要帮助的困难老人家里、“空巢”老人家里以及养老院、托老院、日托所开展帮扶活动。“QQ”爱心连线爱心活动开展以来,已有140名网民报名参加,成为我省唯一一支通过“QQ”爱心连线组织起来的志愿者服务队。60岁的闪湘玲从2008年退休那一年开始,从自己有限的退休金里,拿出钱来,坚持每年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至今已连续4年,资助的40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身边的活雷锋”。来自安徽省肥东县的农民工杨常珍,2007年随丈夫到我市务工,历时6年多的探索和努力,她建立的“追梦爱心书屋”已积累图书3.2万册、期刊100多种,并形成了4名固定义工和数十名志愿者参加的追梦爱心团队,被大家誉为“外来的活雷锋”。家住解放区焦北街道幸福街社区龙光院的王素琴老人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近1万元购买了录放机、戏曲演出服装和乐器,每天早晚组织大家跳健身舞蹈或演唱戏曲剧目。每逢节假日,她还带着舞蹈队、戏曲演唱队到敬老院为老人演出,居民们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院里的活雷锋。仅2012年,该区就有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李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