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谢仲达)今年年初以来,市工商局针对队伍管理和廉政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建立起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财物的“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点防范机制。
一是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监控行政执法权。该局建立起统一立案、统一核审、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集中执法办案机制。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对立案、审批、处罚、罚没物资管理等各个环节流程进行规范,形成科学的权力制衡体系。推行说理式处罚决定书,解决具体行政行为随意性问题,防止随意立案、销案和“大案办小”等问题,杜绝了人情案和关系案。制定了大要案件审核制度、案件廉政回访制度、案件主办人制度、罚没物资处置办法以及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以制度约束执法行为,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达到了预防廉政风险点的目的。
二是强化流程监察,规范行政审批权制度。该局依托网上企业登记管理系统,实现了名称查询、登记审核、个体工商户远程登记、企业年检的网络程序化,明确受理、审批、核准等环节的岗位职责,形成衔接有序、互相制约的工作流程,对每个流程的办理时限进行确定,并对外公开承诺。在窗口单位设置服务监督台、投诉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起到了预防风险的警示作用。
三是推行“网格化”监管责任制,防范监管风险。该局将每个工商所辖区划分成若干监管片区,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各所辖区监管示意图并在分局局域网予以公示,落实监管责任。制定了《全面推行网格化监管工作实施意见》,对涉及工商监管的所有项目,进行了细化分类,明确了监管重点、监管要求和监管方式,制作成格式化“区域监管巡查服务记录”,全面记录监管执法、服务发展、隐患治理、舆情收集等内容,并及时录入工商业务系统,完整保留巡查监管痕迹,消除监管风险点。
四是规范内部运行机制,抓好对行政审批权、物资采购权、资产处置权的风险防范。落实民主理财、政务公开制度,严把收支关口。对重大财务支出项目坚持由班子成员集体研究决定,抓好购买、使用、处置三个环节,加强资产管理,落实资产购置、处置审批和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制度,一般办公用品集中采购制度,实行购、管分离,增强透明度,消除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