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翟晓飞)3月28日上午,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鸿,县委副书记、县长闫小杏深入到我县部分乡镇、街道办事处,对植树造林工作进行检查。县领导魏国龙、王亦山、杨志伟、李向前、张志武一同检查。
今年以来,我县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林业生态县复验为动力,抓住被确定为中央财政补贴造林试点县的机遇,围绕构建“一带三网两基地、两景五园多村镇”的林业生态网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城乡造林绿化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完成造林面积1.95万亩,种植各类树木170余万株。
每到一处,常鸿、闫小杏都详细了解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造林规划、资金和人力投入、苗木价格、成活率保障等情况,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关于春季植树造林工作的情况汇报。
检查中,常鸿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造林机制的创新作为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坚持造管并重,做到树木下地、管护上马,切实做好林木管护工作,确保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要严格按照“造林有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要求,积极推行“村栽村管”、“村栽户管”、“合栽共管”、“户栽户管”等多种措施,及时将林权明确到户,真正调动起群众植树、爱树、护树的积极性。同时,要做好詹泗路、新洛路等主要交通道路的缺株断带补栽等收尾工作,确保今年植树造林工作圆满完成。
常鸿指出,要加大精品杂果基地和林业苗圃基地建设,以大虹桥、北郭、三阳、圪垱店四个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杂果种植,建设杂果种植园区;以谢旗营镇、圪垱店乡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林业育苗品种结构,加快林业育苗规模化发展。
常鸿要求,要结合当前季节,大力推进村镇绿化工程。要把村镇绿化列入构建林业生态网络的重要内容,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要确定1-3个生态建设示范村进行高标准绿化。重点是美化主要街道,建设公共游园,鼓励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庭院内外栽植经济林、苗木、花草,对村旁、路旁、水旁、屋旁的空闲地进行绿化,完善农田林网,建设生态宜居新武陟。
检查过程中,针对部分路段存在的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常鸿强调,去年以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得以全面实施,特别是有些乡村,垃圾清运彻底,街面清扫干净,道路笔直平坦,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克服麻痹思想,继续加大对“脏、乱、差”现象的整治力度,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引领群众树立起良好的文明意识,为全面提升武陟形象作出积极贡献。
3月28日上午,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鸿,县委副书记、县长闫小杏在大封镇检查植树造林工作。 本报记者 翟晓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