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日前发布了第一季度消费警示,手机、食品、预付款消费等成为投诉热点。
一季度,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1691件,较去年同期减少507件,降幅为23.07%。共受理消费者投诉82件,较去年同期减少166件,降幅为66.93%;成功调解8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2万元。
手机投诉居高不下。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手机质量差,经常出现死机、黑屏、自动关机、通话有杂音等;手机出现故障后,售后服务部门大多鉴定结果为“人为损坏”或“经检测无质量问题”,拒绝履行“三包”规定;部分手机内置收费陷阱,没有经过消费者二次确认就发生扣费现象;部分手机维修商存在夸大故障、用旧配件冒充新配件、收取高额零件费和修理费的问题;部分经营者虚假、夸大宣传手机功能。
食品安全是投诉重点。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过期、有异物、厂名厂址缺失、假冒伪劣等。消费者购买定型包装食品时,应注意查看包装上是否注明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和产品标准号、厂名、厂址、QS标志等,选购那些包装密封完好、无破损和变形的产品。
预付款消费需谨慎。所谓预付款消费,就是先付款后服务,商家往往以购买会员卡、贵宾卡等消费卡可享受不同档次的优惠、折扣来吸引消费者。预付款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洗浴、洗车、餐饮等服务行业。消费者选择预付款消费发生纠纷时,经营者往往采取回避、逃逸、证照变更、店面转移等手段,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预付款消费一定要慎重,尽量选择规模大、证照齐全、信誉好、经营佳的商家;不要贪图便宜,每次充的钱不要太多,这样即使遇到侵权和欺诈,也不至于损失太大;注意收集和保存合同、发票等相关证据,一旦发生预付卡欺诈等侵权行为,应及时向消协投诉,并向公安部门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李冬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