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首都传媒大学大四学生张志丹来说,公益改变了她的大学生活,甚至改变了她未来的人生。从大二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到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搭建起国内第一个趣味性公益问答网站“小题大做”,嫁接互联网的“点击之力”,公益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3月21日,在2013“康师傅创新挑战赛”的启动仪式上,张志丹跟上百名大学生分享了自己做公益的历程。
在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长室公关部协理陈功儒看来,公益无处不在,只要想做,每个人都可以做,而这也是“康师傅创新挑战赛”的初衷。
从第一届挑战赛开始,陈功儒看到了太多的公益项目,大多数都是随手可做的微公益,有的在别人看来甚至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事。
2011年取得年度公益达人称号的陈理苇,大力推广简单易行的节能灯回收计划。这一计划不仅为企业都还在苦思寻求解决方案的困局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更从教育着手,一方面说服贩售节能灯的大型商场在产品上进行标示以教育消费者,另一方面更透过高校生的活力带领小学生认识回收节能灯的重要性,缜密的思路与扎实的行动,让节能灯回收不只是个计划,更是确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来自宝岛台湾的简孟轩关注到听障朋友的需求,为他们组织自行车环岛之旅,不只用身体聆听自然的声音,更强健了听障朋友们的体魄。
来自天津的张昊则是利用播音员的专业训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农民工子女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小心灵在大都市中不再感到疏离,能自信而快乐地成长。
来自兰州的袁柯则发起“快门三秒钟”项目,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同学走乡入村,利用简单的免费拍照为农村老人和孩子留下美丽的影像和记忆。
这些大学生的行动让陈功儒感动,“他们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也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行动。”
即使是后来“小题大做微公益”网站吸引了10万网友投身公益,张志丹也并不认为自己的“壮举”是多大的事情,她和同伴们奔波在企业和NGO之间,只是希望能让更多的群体得到援助。
“我们刚开始的挑战赛设计了5个领域,鼓励大学生创新,但全都是跟企业生产相关,比如营销领域的创新项目,产品设计的创新项目等。”尽管也收到了很多好的创意,但陈功儒却觉得这并不是他想看到的。“好的创意我们奖励给他一次就完了,没有可持续性,也不能帮到更多人。”
据介绍,随着今年赛事的展开,“康师傅创新挑战赛”也陆续在北京、天津、台北、高雄、广州等地开展一系列的校园巡讲活动,除了有“康师傅创新挑战赛”历届杰出选手现身说法分享参赛心得,还会有志趣相投的年轻朋友提供投身公益的心路历程。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