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近期以来,我国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我市广大群众对此非常关注,不少市民希望了解有关H7N9禽流感疫情情况。我市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公众应该如何科学面对?就此,日前记者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走访。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任东告诉记者,近期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的H7N9禽流感重配病毒,华东地区发生的禽流感就是由这种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亚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从目前发现的确诊病例分析,病例呈散发状态,病例发生还局限于华东地区,在确诊的所有H7N9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没有人的H7N9病毒检测呈阳性,且没有迹象表明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联系,因此,现阶段没有证据显示该病毒可以‘持续人际传播’。”任东说,这一点和SARS、甲型H1N1流感是不一样的,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会发生大面积持续传播,市民不必过于恐慌。
据了解,目前我省还没有病例发现,现阶段我市疾控部门正在密切监视疫情进展,做好技术培训和物资储备,同时,我市还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系统,来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将遵循“依法、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按照“有力、有序、有效、有度”和“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方针,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虽然现阶段我市公众感染风险不大,但应增强预防意识。”任东提醒公众,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这一新发传染病,人们还应重视日常预防,平时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鸡鸭、鸟类等禽类接触,尤其是病死禽类,在厨房中要将生熟分开,牢记不吃生的或半熟的鸡肉、鹅肉、鸭肉等,特别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鸡蛋;平时要勤洗手,勤开窗,多通风;避免接触感冒症状的患者;少去人多拥挤、通风不好的场所;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
任东提醒说,以前在一些卫生公共事件中,很多人往往被传闻、谣言牵着鼻子走,也就出现了抢盐、抢白醋的笑话。他希望人们要从各种权威渠道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理性去面对各种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