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文件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市“十大建设”新区和产业集聚区
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专项行动计划
悬壶济世写人生
市政府召开
第八十五次常务会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悬壶济世写人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贾小双先天性双腿畸形,哥哥、姐姐也因脑炎后遗症而失聪、聋哑。他幼年时,家境贫寒,经常是红薯干当主食、红薯叶当菜。上小学开学的那天,父亲给他五角钱买笔和本,结果他攥在手里几天没舍得花出去。疾病和贫穷,让他自幼萌生了一个愿望:将来当医生,为残疾人和穷人们解除病痛。

  当时读高中是推荐入学。因为残疾,他没能再迈进高中的校门。根据他的身体情况,村干部对他作出照顾性的安排:村办小学或村卫生所,让他挑。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卫生所。”贾小双说。

  到卫生所后,贾小双被派去给当时大队里的药材种植地担茅粪,一干就是三年。干活间隙,他就自学中医、中药书籍。后来,他被送到武陟县卫校读书。在校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吮吸知识的乳汁,每天夜晚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在原新乡地区卫生学校的统考中,他名列前茅。

  1981年回乡后,贾小双与人合办诊所。几年后,他独自开办了名为“广济堂”的诊所。由于他勤奋好学、热心服务,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那时一张处方只有几角钱,我一天的营业额20元,在当地算是高的了。”他说,“但我不满足,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我又参加了函授大学学习。”

  百草中充溢着人间真情

  在贾小双的诊所里,有一条他自定的规矩:凡是残疾人、军烈属、困难户来看病,不收检查费、注射费、床位费,药品只按进价收费。对孤寡老人和家庭特别贫困的患者,连药费也免收。

  贾小双的诊所开业不久,邻村一个残疾人摇着轮椅来看病。看完后,那人拿起药方就想走,贾小双问他为啥不取药,那人说没带钱。贾小双就把药塞到他手里,告诉他以后不论有没有钱只管来看病。

  南大段村孤寡老人王某不慎摔倒导致腿部划伤,贾小双帮他缝合后,为避免伤口感染让他输液,老人说没钱卖药,贾小双二话没说,安排他在卫生所里输了三天液,分文不取。

  几年前的一天夜里,贾小双接到一个求诊电话,说几公里外的程封村有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病倒在家。他来到老人病床前时,发现老人出现血尿并已昏迷,急忙找来车子,把老人拉到县医院。县医院认为病情严重,建议转院。他第二天又把老人送到市里的医院。老人患的是肾癌,但不愿手术,又回到县医院。老人的血尿被控制了,但需要调养,贾小双就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每天给老人煎中药,用桂圆炖鸡蛋给老人补身体。七个多月后,老人身体得到恢复、生活能够自理后才回到自己家里,这期间贾小双没有收取老人一分钱。

  贾小双的诊所开业以来,为五保户、特困户免除了多少医药费,他自己也记不清。但是,有一个原则他始终坚守着,那就是:能治的病就治,不能治的病及时转诊,绝不挣昧良心的钱,不能为增加营业额而把病人拖延在自己的诊所里。

  一年冬季的一天后半夜,户庄村一个村民带着两岁半的男孩来看病。贾小双检查后发现孩子得的是嵌顿疝,立即叫醒家里有车的邻居,带着孩子直奔县医院。医院要求马上手术,可孩子的家长没有带钱,贾小双就给医院打了欠条,让孩子及时做了手术。

  平日里,贾小双注重运用中草药、针灸等传统中医技术为群众治病,以此为乡亲们减少医疗费用。为了增强群众的保健意识,他把宣传材料贴在诊所里,还在门外墙上办了一个黑板报,随季节的变化更换内容,普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知识。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他自费在县电视台作疾病预防科普宣传,并将自己精心研制的“久咳验方”无偿捐献给国家。

  身残志坚报效社会有担当

  残疾人不仅要自尊、自立、自强,还要有所担当、报效社会,贾小双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在他的诊所里,记者看到了《人民政协报》、《医药卫生报》等十几种报刊。他说,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网上读报。

  为了让社会各界充分理解、尊重、关心、支持残疾人,贾小双自费订阅《中国残疾人》全年期刊1200份,分送给有关单位。近年来,他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发表宣传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事迹的文章380余篇。

  这些年,长江抗洪、四川抗震救灾等,他都积极捐款。村里修路、建校,他捐款9800元。为给村民们提供锻炼身体的场所,他出资8000元购买四套健身器材安装在村里。去年,他捐款为50名贫困残疾人办理了新农合。

  平日里,他经常到镇敬老院和县特教学校,给老人和孩子们义诊,送去水果、白糖等食品。几年前,他还给县特教学校全体学生每人赠送了一套校服。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他共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价值30余万元。

  2008年,贾小双当选为市、县残联的肢残人协会主席。由此,他更加投入到残疾人事业中,把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职责。

  这样的协会没有经费,贾小双就自掏腰包把各县市区的肢残人协会主席召集起来,让大家交流经验。他每年对县里的肢残人家庭进行摸底调查,帮他们协调轮椅,推荐他们参加技能培训。几年来,他陆续捐资3万余元支持残疾人学习汽车、摩托车修理及家电维修等实用技术,由此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能力。

  他每年还多次组织县里的肢残人走上街头,开展爱心感恩服务活动,我市市区的残疾人也纷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我的快乐,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幸福,就是让全县的肢残人都幸福。”贾小双说。

  (贾小双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