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领略青铜文化 体验厚重中原
合肥:校园开展流感病毒监测
我国将建立校车信息管理系统
美推迟导弹试射
以免激化朝鲜半岛局势
黎巴嫩新总理表示
将力避叙战火影响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
延伸阅读
塞纳河古桥铜饰
被盗下落不明
经典老爷车展开展
H7N9检测试剂盒
发放至409家流感实验室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离家9年回乡获700万元土地补偿

  流浪汉瞬间变富翁

  2004年7月,家境贫寒的温州男子朱景从家里出发,像全国各地的温州人一样,远离家门闯荡自己的事业。因为连连亏本,朱景9年来风餐露宿乞讨流浪,甚至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今年3月27日,经过50天的治疗后,萍乡救助站将病情好转的朱景送回家乡浙江温州。悲喜交集中,哥哥朱忠告诉失踪9年的弟弟,前几年家乡搞城中村开发,他已获得700余万元的土地补偿金。

回忆:流浪汉来到救助站,想找地方休息

今年2月5日10时,一名蓬头垢面的男子走进了萍乡市救助站的大厅。他站在大厅窗口前说,想在这里休息一下。工作人员发现该男子满脸病容,声音很微弱,胸前起伏不停地喘着气,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立即给男子递过一桶方便面。但该男子说,他不想吃东西,只想找地方休息一下。工作人员只好带他来到休息室。该男子身体非常虚弱,连自己的姓名和住址都说不清楚。救助人员立即将该男子紧急送往该市二医院接受救治。

经过检查发现,该男子患了肺结核,病情非常严重。该市二医院立即将该男子安排到了传染病区,对其进行隔离治疗。

男子送到医院治疗后,萍乡救助站派出特护人员,在伙食上为其增加营养,治疗半个月后,男子病情好转,思维也逐渐清晰。通过交流,该男子自称名叫朱景,1969年出生,家住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乡,但其他情况不愿多讲。

萍乡救助站立即与温州市平阳县救助站取得联系,最终找到了朱景的哥哥朱忠。在看过照片后,朱忠激动惊呼,病床上的男子就是他失踪9年的弟弟朱景。由于朱景一直没有音讯,早在几年前,妻子已与他公告离婚,目前朱景的儿子在当地一所高中读书。

惊喜:流浪汉回到老家,瞬间变富翁

经过50天的治疗,朱景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今年3月27日,萍乡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来接朱景出院并护送其回家。当日19时许,救助车载着5人下了高速,车行至收费站口时,朱景的哥哥朱忠等亲人已在此等候。兄弟俩立即拥抱,亲人们悲喜交集。

朱忠告诉告诉失踪9年的弟弟,几年前,因为家乡搞城中村开发,朱景名下的土地获得了700多万元的补偿。他知道弟弟性格好强,生意失败碍于面子不愿回家,所以,尽管9年来一直没有音讯,但他还特意为弟弟买了一套商品房,还给弟弟缴纳了养老保险。

虽然相隔9年,很多事都记不清,但弟弟刚离家不久后两次打电话回家要钱的事,朱忠还记得非常清楚。朱忠向萍乡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弟弟是2004年7月离家的,当时家里很贫困,弟弟为了赚钱,坚持要出远门做生意。弟弟出门半年后,也就是2004年底,他打电话给哥哥说,生意亏本了,向哥哥借5000元钱。朱忠二话没说,立即将5000元打到了弟弟的银行卡上。过了不久,当时还未离婚的妻子也接到朱景要钱的电话,妻子也给丈夫汇去了10000元。此后,朱景便没了音讯,如同在人间蒸发了似的。

朱忠通过查询,发现弟弟的电话属地是湖南长沙,但他向长沙方面多方打听,却一直没有弟弟的下落。大家猜测可能是朱景做生意亏了本,不好意思回家面对亲人,所以一直躲在外面。

感慨:离家9年,最终收获巨额财富和亲情

记者查看全国救助网发现,2013年元月21日,朱景获得河南洛阳救助站救助,元月23日,朱景获得湖北武汉救助站救助,元月25日,朱景获得湖南长沙救助站救助,2月5日,病情严重的朱景来到江西萍乡救助站求助。

朱景是从北往南一站一站过来的,他每过一站就与家里更近一些。这么多年了,朱景早已没有家人的电话,加上家乡的变化和地名的更改,通过正常途径可能无法找到其家人,所以,在对亲情的思念和病痛的折磨下,他一直按照流浪者传统的回家方式,一站一站往回家的路上赶,但他想不到的是,当他流落萍乡街头时,他的肺结核更严重了。好在萍乡救助站不仅将他送往医院治病,还将他送回了离别9年的家乡。那里除了有属于他的数百万财富和舒适的房子外,更重要的是,那里有他的亲人。

记者李桂明文/图

  为让食客埋单 餐馆学徒吞下蟑螂

4月2日,攀枝花的宋女士和朋友在当地一餐馆就餐时,在菜里发现蟑螂。宋女士与店方交涉,未达成一致,愤怒之下开出条件,谁吃了蟑螂她就埋单,店里的学徒竟然将蟑螂吞下。整个过程被摄像机拍了下来,视频上网后引发多家媒体转载。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视频拍摄地“自贡椒骄仔姜鲜锅兔”餐馆,餐馆负责人陈师傅承认了事情的真实性。

陈师傅说,4月2日中午,19桌客人在跳水鲢鱼里发现蟑螂。“在协商过程中,我们提出,更换菜品,并对19桌免单。但顾客宋女士要求18桌和19桌两桌都要免。这两桌顾客认识,点的菜也是一样的。”陈师傅说,18桌的菜是单独做的,没有问题,不该免单。

协商无果,宋女士等人叫来了媒体,并拨打工商、消协的电话。“在面对媒体镜头的时候,我有些生气了,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说他们骗吃骗喝……”矛盾立即升级,“宋女士说,谁把蟑螂吃了,她就埋单。这个时候,店内来学厨的宜宾小伙小丁站出来说,我吃了。”陈师傅说,小丁说完这句话后,就拿起筷子,夹起跳水鲢鱼里面的蟑螂送进嘴里。看到小丁吃了蟑螂,宋女士等人马上埋了单。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试图联系上吃蟑螂的小丁,陈师傅说,小丁前一天中午乘车回宜宾了。而对于小丁吃下蟑螂后,有无不良反应,陈师傅表示,没出现不良反应。

本文来源:青海新闻网

  上海交大招生面试现趣味题

  理科生被要求对对联

 昨天下午,约240名江苏考生参加了2013年上海交大江浙沪三地自主招生面试。据悉,这次面试,考生可以在4月6日至8日三天选择时间面试,以避免与其它高校面试“撞车”。昨天共有包括清华在内的5所高校举行面试,避开时间的江苏考生仍会在今天和明天来上海交大面试。交大招生办主任陶正苏介绍,参加面试的这一刻起,之前的笔试成绩都将“清零”,当天的面试结果成为最终决定是否被录取的唯一依据。面试前,考生和考官会进行“双盲”抽签,考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学科的哪位教授,教授也不知道会遇到哪位学生。

  扬子晚报记者罗晓娜文/摄

  趣题不少

  “为什么动物的头都是圆的?”

  报考机械专业,教授要她对对联

  由于考生报考的专业不同,而考官的提问也多由专业发散出去。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的方同学,面试中就被问到“为什么动物的头都是圆的?”他回答说跟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都有关系。接着,教授问他如何设计电路图,并让他到黑板上去画。这一番之后,方同学又被问及PM2.5如何测量?报考材料学的女生薛同学,在与教授谈到去探望过聋哑儿童学校时,教授就问她,能否通过新材料来帮助儿童?

  无锡大桥实验中学的浦同学,被问及太湖蓝藻跟哪些化学元素有关,他回答是氮和磷。教授又问,生活中接触到的哪些物品包含这些元素?他举例说洗衣粉和化肥。报考建筑专业的杨同学,则被教授问起建筑学方面的名人和设计的作品。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这句话的理解,成为徐同学被教授问到的内容。徐同学先说了彩虹的形成原理“是由于水汽丰富,光照下才能形成”,又说了象征意义“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些挫折”。对苹果公司产品加“i”,徐同学说了两点:代表对每个顾客的尊重;是眼睛“eye”的谐音,通过这个产品看到世界,相当于多了一只眼睛。

  南师附中的学校礼服是什么样?这是有别于校服的。记者昨天第一次看到有个男生穿着,绿色的礼服和绿色的领带,很别致。果然,面试中教授对这套隆重的礼服也饶有兴致,问这个男生礼服设计有什么特点?

  报考材料科学的张同学,面试中谈到曾在一家博物馆做过志愿者,冷不丁被教授问到那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以前只帮忙维持秩序的张同学一下子被问倒,答不上来。

  报考机械、材料专业的女生张同学,被要求对个对联,她表示“非常意外”。教授先出了上联,“北京雾霾,遮天蔽日,沁入心脾”,记者问她下联对的是什么,她不好意思地说,对得不好,是“黄河”开头的。

  校方回应

  随机提问和开放式问答

  考察学生思辨能力、责任感和创新潜质

  招生办主任陶正苏介绍,上海交大自主招生面试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潜质,不重复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学校认为,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AAA测试)已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做了科学的评价,面试将更注重学生学业之外的表现。

  考官将根据考生的自我介绍和现场表现随机提问,开放式问答,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责任感、创新潜质等,同时避免偏题怪题,对学生形成整体综合评价。学校将以面试成绩预录取考生。凡获得交大预录取资格的考生,参加所在省市高考,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线,即可被录取。

  为体现自主选拔改革意义,如果考生同时获得两所高校预录取资格,上海交大将尊重考生自主选择权,考生可向当地省级考试院最终确认一所高校。

  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表示,交大作为教育部首批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自主选拔较为明显地改变了高校长期以来排队划线一刀切的录取模式,让高校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色、专长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人才选拔机制,也为中学素质教育和整个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良好道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