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石媛媛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清爽可口的饭菜、各式各样的面点,消费者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难免有些担忧:这些食品都在后厨制作,它们的安全卫生状况怎样?这是每一位就餐消费者最想明白的事情了。
为了让普通消费者可以走进“闲人免进”的餐饮单位后厨进行参观,并且成为常态,让消费者能够吃得放心、吃得安全,3月28日,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透明厨房”活动正式启动,河南的餐饮单位将设立“厨房开放日”,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对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督,并规定餐饮单位每年开放厨房的次数不得少于4次。
近日,我市一位热心网友【印象小天】在焦作论坛发帖称,她在我市一家饭店就餐时,通过大厅的显示屏可以清晰地看到后厨饭菜制作的情况。该网友称这样的饭店很放心、很给力,希望我市的其他饭店都能向该饭店这样做,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该帖子一出,立刻引起网友热议,大家对“厨房亮化”展开了讨论。
【记者调查】
4月3日,记者在位于市人民路上的吾昆园酒店看到,正值中午,后厨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所有后厨人员全都统一着装,佩戴健康证、口罩、手套。大厅的烤鸭制作间是透明开放式的,顾客在就餐时能够看见厨师的操作流程。“我们的厨房随时欢迎顾客进来参观。”该酒店经理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孟州路上的清香斋饭店进行采访,当问及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时,该饭店经理董芳告诉记者,他们饭店使用的添加剂都有公示,添加剂的种类、来源、使用量、适用范围会如实告知消费者。而且,后厨操作的情况可以实时接受顾客监督;操作间的垃圾桶,每隔一小时就要清理一次,以免污染其他菜品;厨房用的抹布和拖把,每天都会进行消毒。同时,饭店还配有监察员,对后厨的卫生进行检查。
在政二街的一家饭店,前来就餐的顾客在大厅内可以通过显示屏清晰地看到后厨的操作情况。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这样的饭店,咱们来吃饭才放心,吃得也舒心,希望其他饭店也能如此照做。”
但是,记者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饭店都能够做到这些。有的饭店对“明厨亮灶”根本不理解,有的饭店称不会在此方面投入资金,还有一些小饭店,当记者以食客身份想要看一下后厨的时候,吃到了饭店老板的“闭门羹”。
【网友热议】
网友【林中小鸟】:去年,我去南方的几个城市,很多餐厅引进了“阳光厨房”的概念。所谓“阳光厨房”,就是指在饭店厨房内安装一个摄像头,顾客在吃饭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看到饭菜的全部制作过程,从而使厨房完全透明。该做法不仅让顾客放心满意,还吸引了更多的食客前去就餐。
网友【狂奔的蜗牛】:不管是“透明厨房”也好、“阳光厨房”也罢,都显示出了商家对于自家饭店后厨的一种信心。不隐瞒、不欺骗,让消费者实实在在地看到自己吃的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网友【语后添情】:将饭店的厨房玻璃弄成透明的,或者在厨房里安一个摄像头,都是可行的。这样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而且可以给饭店带来更多的顾客。
网友【能不能等我一分钟】:“明厨亮灶”,这是饭店讲诚信、注重饭菜质量的一种做法,同时也是饭店的一个品牌。在这样的饭店吃得放心,感觉很踏实,希望更多的饭店推行这种模式。
【记者连线】
随后,记者采访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科王科长。王科长告诉记者,清明节前,省局刚刚召开了动员部署会,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透明厨房”活动,要求凡是有条件的饭店、餐厅,一律将后厨情况通过视频或电子屏等方式反映到大厅,接受顾客的监督。同时,还要推行“厨房开放日”,结合饭店自身实际情况,欢迎顾客和市民免费参观,接受监督。符合改造条件的饭店,要将后厨的石墙打掉,换成透明的玻璃,以便在操作过程中接受监督。
此外,王科长表示,对于各县市区饭店的餐饮情况,该局要进行严格考核,每月对厨房亮化和改造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半年一验收,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王科长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规范餐饮市场,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便于消费者对操作间的卫生条件、原料使用、操作过程等进行全面监督,实现后厨操作可视化、监督透明化。
【记者手记】
消费者是上帝,而饭店的厨房毫无疑问应该接受消费者监督,更何况这也是消费者知情权的一部分。让厨房更加透明、阳光,是走出食客对厨房不够信任的第一步,无疑是深得人心的。“透明厨房”的概念就是一个无形的诚信招牌,敢于把自家的厨房亮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或许他们只需要花费几千元安装一个摄像头和电子显示屏,就能赢得成百上千位顾客前去就餐。一举几得,商家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