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今日武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文联民协莅武考察
我县召开党政联席会
我县召开木栾新区
规划汇报会
确保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图片新闻
整治城区重点区域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视觉新闻
闫小杏会见深圳客商
我县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4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足产业基础 加快转型升级
我县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冯振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记者冯振乾)江河纸业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斯美特食品公司被评为中国粮油百强企业,全市首个“家庭农场”——“焦作田歌家庭农场”在我县注册成立……去年以来,我县按照“做优农业”的总体思路和安排部署,围绕由高产向高效转变、农产品向工业产品转化、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农民由村庄向社区转移四个转,抓好农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培育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以此推进农业转型、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6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8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9家,稳居全市前列。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企业总产值达到100.7亿元,营业收入87.36亿元,实现利税6.95亿元。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我县重点围绕“果蔬稻藕”四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土地依法流转,切实加快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步伐。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呈现出了“覆盖领域广、服务区域大、合作层次高、服务内容新”等特点,经营范围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领域,带动了瓜果菜、粮棉油、肉蛋奶等多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百村百业”的良好局面。2012年,我县新建杂果基地6120亩、水景莲藕基地5050亩,新种植温室大棚蔬菜2万亩,发展优质水稻10万亩;农民合作社达到508家,带动农户7.1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跳出原来生产经营的小圈圈,逐步向跨乡镇、跨县域的宽领域拓展。绿康牛业合作社,成员出资已达330余万元,入社成员76个,遍布博爱、沁阳、济源、温县、开封等周边市县和山西晋城等地,年存栏肉牛万余头,产品远销浙江、山东、上海、深圳、福州等省市。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单一的产前、产中等生产领域合作,向流通、加工、品牌等经营领域合作发展,实行了农资供应、质量标准、生产技术、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基地产品认证等“几统一”服务。

  ——加快龙头企业培育步伐。我县以粮食、畜牧、林纸、怀药等主导产业为重点,鼓励支持现有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膨胀企业规模,争创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

  在省、市财政扶持的基础上,2012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在用地、用电、金融、税收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优惠政策。同时出台文件规定,对集群内新获得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奖励10万元;新获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奖励3万元;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5万元;对集群内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新增生产线贷款、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新设立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给予资金补贴;对新(扩)建种养基地的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对与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给予资金补助;对重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得,落实免征3-5年企业所得税。

  2012年,我县依据现有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规划发展了面品、肉品、中药材、林产品、果蔬、米品六大产业化集群,培育了一批品牌优、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了以斯美特食品、怀府麒麟面业、正龙面粉、龙源冷冻食品、金米郎食品等企业为龙头的面品加工产业链条;以恒康肉类食品、康利达食品、粤禽农牧、旭瑞鸭业等企业为龙头的肉品加工产业链条;以百疗、怀庆辅仁药业、康福源、永盛等企业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产业链条;以江河纸业、瑞丰纸业、华丰纸业等企业为龙头的林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和以喜来多食品、武怀食品、益群食品等企业为龙头的果蔬加工产业链条;以菡香绿色稻米合作社、予民生态稻米合作社、詹店精米加工厂等为依托的稻米加工产业链条。这六大产业链条的培育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初级农产品的就地转化增值,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我县投资近3000万元,经过公开招标,精心筛选,聘请泛华集团、北京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等全国知名机构编制了全县城乡发展整体规划、城市建设详规、城市新区设计、旅游产业规划等,形成了一整套覆盖全县、城乡一体,相对完整、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初步搭建了“一个中心(县城)、一个副中心(詹店新区)、十个新市镇(中心镇)、若干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城镇化架构。与北京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合作,正在抓紧编制全县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本着“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社区规划与产业规划同步,产业与就业互动”的原则,率先启动了“八区”周边的新型社区建设;依托新市镇及时跟进第二批新型社区建设;对位置偏远的村,依托基础较好的中心村建设新社区,逐步进行合并,形成梯次跟进、整体发展的格局。

  产业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具体实践中我县采取城镇带动型、工业带动型、旅游带动型、现代农业带动型和强村带动型“五种类型”,对每一个新型农村社区,都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产业支撑,保证社区群众“有活干、有钱赚、能致富”。

  2012年以来,我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及配套的激励办法。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用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并按每亩10万元的标准,对拆迁后置换成建设用地的进行补偿,支持社区建设。对进展较快的大虹桥乡妙乐新社区,一次性兑现奖励资金200万元,形成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具体采取了群众自建、开发商帮建、村企共建、集体代建四种操作模式。

  目前,我县已开工建设西滑封中心社区、谢旗营中心社区等17个新型农村社区,投入资金3.8亿元,建设住宅楼70栋,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