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焦作晚报》上看到一则好人好事,其中提到了农行焦作站前路支行的马爱琴,当看到这熟悉的名字时,勾起了我对农行的美好回忆。
小时候,每当母亲拿到工资后,就带我去农行存钱。我曾问母亲:“为什么我们总是把钱存到农业银行呢?”母亲看看农行的麦穗标志,低头对我说:“因为存到这里踏实,存到这里总有一种收获的感觉。”当时我似懂非懂,直到长大后才渐渐理解母亲的意思——把钱存到农行,是母亲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收获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企盼。
母亲的习惯影响着我。
记得我第一次一个人去农行时的情景。那是我上班后第一个月开工资,我把辛苦挣来的薪水整齐地塞进胸口前的衣袋中,然后激动地跑到农行,递给前台柜员说:“给我开张存折”,柜员微笑地接过我手中那一百多元钱,熟练地在存折上写着,接着双手从窗口将它递出:“这是你的存折,欢迎以后常来。”接过它,我知道,我与农业银行将会因为这本小小的存折一起收获幸福。
后来,我们单位实行工资直接打到银行卡上,我又有了张新存折。那张陪伴了我多年的中国农业银行的折子,我没有去注销,更没有扔掉,而是收藏起来。虽然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存折,但它对于我的意义不在于存钱,而在于见证了我的成长,我的收获和喜悦。
当我再次认识农行则是因为马爱琴。我有个做水电生意的朋友,他联系了农行电话转账业务,为他安装的人是农行站前路支行的大堂经理马爱琴。因为马爱琴服务态度好,在安装过程中十分认真,他们自此成为朋友。通过这个朋友我也认识了马爱琴,在接触中,我发现她为人热情、大方,身上一股亲和力。
我切身体会马爱琴的热情是因为一次汇款。那是为一位癌症患者征得的善款,由于我工作忙,这笔款一直没有时间汇走。当马爱琴知道后说:“我替你汇吧,这笔钱早一点到患者手里,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她问清金额后,自己先行垫付出来,及时把善款汇到了患者的账户上。
她的举动深深地触动了我,这不仅仅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爱。从马爱琴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农行那绿色的麦穗,它不仅是生命的本色,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农行伴您行 征文
1.电子邮件:jznhgjb@163.com(请在标题上注明“农行征文”),请作者注明联系电话。
2.信件:请寄送至河南省焦作市民主南路88号焦作农行个人金融部,邮政编码:454001。请在信封上注明“农行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