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颖江 贾天罡
“没有商贩占道经营,这路宽了,开车时我们心里也不堵了。”小张是名公交车司机,以前开车最怕经过太行路周庄路口,他说,周庄路路窄,两边的商贩还占道经营,堵车是经常的事情。可最近小张发现,原本占道经营的摊贩不见了,道路通畅不堵车,他驾驶着公交车心里也跟着敞亮了。
占道经营的商贩都去哪儿?原来,为了更好地管理商贩,确保道路通畅和居民出行环境,山阳区城管局采用“疏导结合”的管理方式,利用一些小区门前空余处设置统一的经营点,引导摊贩规范经营。
疏导结合,规范经营场地
与太行路相交的周庄路口原本有个农贸市场,几个月前,农贸市场被拆除后,在市场内经营的商贩为了谋生,干脆将蔬菜、食品等摆在太行路北侧以及周庄路两边销售,使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更加的拥堵,市民出行受到了影响,大家怨声载道。
市场被拆,上百个商贩没有经营场所,这个时候给商贩讲不让摆摊肯定行不通,只有给他们再找一个经营场所,才能彻底解决占道经营的问题。山阳区城管局局长王东方为此事专门召开会议,并多次实地查看,并要求在经营场地未落实之前,对占道经营的商贩加强规劝和管理,使其不影响道路畅通。
很快,工作人员在塔北路以及岭南路等路段为商贩们找到了适合经营的场地,上百户商贩根据各自的需要分流到这些地方继续经营。
文明执法,城管心连商贩心
长期以来,城市道路、住宅小区门前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影响交通和周边环境卫生的情况一直是困扰城市管理的难题。4月4日,记者在岭南路、华宝路、太行路等人口密集、商贩多的道路上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岭南路两侧分布着近10个小区,人口密集的地方也是商贩首选的经营之地。4日17时,岭南路一小区门前,一些推着三轮车、四轮车卖菜的,卖熟食的商贩陆陆续续来到小区门口后,将摊位摆放好后开始招呼顾客。晚到的商贩看到该小区门前没有空位后,就推着车到另一个小区的门口摆摊,大家都自觉地将摊位摆放在规定的地方经营。18时,岭南路上来往的车辆和人明显地多了起来,但整条道路看起来井然有序。
山阳区城管局副局长李建雷说,考虑到居民和商贩的需求,他们采用“疏导结合”的管理方式,利用小区门前空余处设置统一的经营点,引导摊贩规范经营,既满足了商贩和居民的需求,又解决了占道经营的问题。
“也有不理解,不听劝说的商贩,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耐心地反复劝说占道经营的弊端。说得多了,商贩就会理解,到指定的地方进行经营。”山阳区二大队一中队队长李小波说,在工作中,你替商贩考虑的多了,工作也就好做了。
王东方说,小商贩占道摆摊也是为了生存,一味打击有可能产生反作用,你从这里把他们赶走,他们还会到别的地方。要让这些人规范经营不能只靠“堵”,而是要提供固定的场所,比如在沿街空地上划出一些小摊位,或针对小摊贩建立一个小市场,让他们继续经营,维持生计,心贴心为他们考虑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