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4月9日专电(记者王攀、雷靓)“我认为改编一部小说为电影,第一个态度必须忠于原著,就是忠于原著的主题、人物和基本情节结构。假若你对这些有异议,甚至于有根本性的不同看法,那么就干脆另选你所满意的小说来改编。”面对当前影视“胡乱改编”不断引发社会争议的热点话题,年逾百岁的导演王为一日前用最新出版的文集,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回答。
出生于1912年的王为一曾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执导过《珠江泪》《火凤凰》《七十二家房客》《三家巷》《牡丹亭》等多部影视作品,享誉海内外。
“至今,我的心里头老是想拍电影,拍电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爱好,怎么也离不开。”这位百岁电影人这样描述自己对电影的深爱与执着。
日前,这位23岁起就投身电影界的艺术家将自己近80年的工作笔记、导演阐述、工作总结和“散落的文章”结集出版为《我的电影艺术观》。围绕着雅俗共赏、忠于原著、现实主义等当下影视创作的诸多热点问题,人们都可以从中寻觅到苦口“良药”。
比如,当前一些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因为乱改原著而遭到社会非议,王为一认为,改编可以增补和再创造,但“首先要有一个忠于原著的前提”,“你若想按照自己的要求来改变小说的主题、人物和情节结构,那一定是自找麻烦,不会有好结果的。”
当前,我国喜剧片市场日益红火,一些小成本喜剧电影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也有一些喜剧电影被批低俗甚至恶俗。在王为一看来,真正的喜剧是“高尚”的,“喜剧是严肃的事业,既需要以笑来歌颂好人好事,也需要以笑来送走陈旧的东西”,进而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实现“心理上的自我洗涤”。
王为一说,电影创作的最高要求应当是雅俗共赏,“一切从观众出发,一定要大众化,形式和内容都要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