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真抓实干 落实责任 又好又快发展
大爱无声
温县“二手房”交易税3月份同比增长15倍
温县国税收入实现首季“开门红”
被评为省市信息化先进工作单位
祥云镇认真做好
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温县积极行动全面备战
“四个表率”树立环保新形象
科技下乡 农民受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爱无声
—— 记“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郭菊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4月9日,马村区委书记林宪振(左)专程看望了“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郭菊梅(右二),并给她送去了慰问金。 孙永伟 摄
 
   

  日前,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2013年3月份“中国好人榜”揭晓,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前岳村村民郭菊梅经过全国网民的投票推选,荣获“‘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称号。

  一次事故使这个家几乎濒临绝境,从此郭菊梅开始独力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

  那是一个令全家都震惊的日子,16年前,郭菊梅的丈夫赵根来在拉矿石时发生车祸,造成颈椎以下高位截瘫。从此,本来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一下子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沉重的家庭负担全部压在了郭菊梅一个人的肩上。

  那一年,赵根来28岁、郭菊梅27岁,他们的女儿尚在襁褓之中。事故发生后,先后花去四五万元医药费,除了1万元是家里的积蓄,其余全靠郭菊梅东挪西借。正是因为丈夫重残、经济支柱的倒塌,郭菊梅家的生活步履艰难,每天节衣缩食,经常以烧柴代替煤球,房子的四壁黑漆漆的,下雨天还漏雨。

  对丈夫,她极尽为妇之道,用纯真的爱温暖着他枯竭的心灵,增加他活着的勇气

  16年来,郭菊梅始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延续丈夫那名存实亡的生命。由于赵根来头部以下没有活动能力,为了能让丈夫好好活下来,郭菊梅每天除了照顾女儿、忙活家务外,剩下的时间全是在床前候着,喂饭、端水、梳洗、按摩,陪丈夫说话解闷,每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照顾他,在郭菊梅细致入微的照顾下,赵根来很少得褥疮。

  其实,面对艰辛苦难并且没有未来的生活,郭菊梅也曾有过徘徊。多年前的一天,郭菊梅在晒衣服时不小心从房上摔了下来,可是不仅没有人照顾她,她反而要忍着病痛照顾丈夫和幼小的女儿,加上身边一直有人劝她改弦易辙,想着自己年纪轻轻却要守着一个半植物人共度一生,她倒在床上哭了起来,哭声惊动了丈夫,也惊醒了女儿,一家人哭成了一片。郭菊梅望着满脸泪水的丈夫和女儿,想想自己离开后凄惨的景象,她的心一下子软了。当时,郭菊梅忍着眼泪对瘫痪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作出了一生共守的承诺。

  她用柔弱的双肩承受着家庭生活的重担,用勤劳的双手为孩子撑起遮风避雨的翅膀

  为了尽可能避免家庭不幸给女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郭菊梅总是用最大的努力让女儿也过上与别人家孩子一样的生活。

  多年来,郭菊梅穿的是旧衣、吃的是咸菜,甚至做饭都不舍得用煤球,而是上山砍柴生火。为了不让当时幼小的女儿感受到自家与别人家的不同,对女儿的要求,只要能满足的,她都尽可能满足,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愿伤了女儿的自尊心。一次,女儿见别人的钢笔好看,吵着要买,郭菊梅狠了狠心,将准备给自己治病抓药的钱拿了出来。那年暑假开学时,女儿学杂费得缴300多元,郭菊梅手头正紧,望着女儿祈求的目光,她毫不犹豫地将家里的粮食卖了个精光。

  正是郭菊梅这种至真至纯的夫妻情、母女爱,让他们摇摇欲坠的家庭支撑到了如今!

  尽管至今丈夫仍然没有站起来的希望,但郭菊梅历尽艰辛而痴心不改。她说:“即使让他站起来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我也要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永远坚持下去。”

  孙永伟 岳 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