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多发的季节,很多人在不经意间就会患上此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那么,在预防春季流行性感冒以及上呼吸道疾病方面中医又有哪些好办法呢?日前,记者来到市中医院,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内四科名誉主任、主任中医师谢邦军。
谈起春季流感,谢邦军说,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同时也是各种细菌、病菌的活跃时期,再加上天气忽冷忽热,往往导致流感高发。在预防春季流感方面,中医药有着比较良好的效果。在2003年非典期间,市中医院的中药制剂就曾为预防病毒传播发挥了显著作用。对于今年春季的流感,大家应遵循“春夏养阳”的古训,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预防。
说起具体的预防办法,谢邦军指出,首先,大家要在生活起居方面引起注意,不要到人群密集处或空气混浊场合,勤洗手,多开窗换气,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同时,要早睡早起,衣着宜“下厚上薄”,注意劳逸结合,学会调适情绪,适量运动,做到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效果。其次,可采用艾叶或艾条熏房间,使居室的致病细菌、病毒及真菌的数量减少;中药泡澡,用茵陈40克、艾叶40克,洗净放入布袋中,加水煮滚后改小火再煮15分钟,将药液混入洗澡水中,泡10分钟即可;中药沐足,用花椒煮水泡脚,泡脚后通过按摩涌泉穴等方法,可增强人体抵抗流感病毒和其他传染病的能力。
此外,春季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减少膏粱厚味的摄入,避免过甜过咸,忌生冷,也可以使用一些药膳。比如百合银耳枸杞粥:将干银耳20克浸泡,摘去蒂梗,洗净,蒸30分钟,然后与洗净的鲜百合100克同炖,加枸杞10克,冰糖、水适量蒸30分钟即可,具有养阴润肺、安神生津之功效;赤小豆绿豆汤:将赤小豆50克、绿豆100克用温水浸泡l个小时,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1个小时即可,能清热利湿;二白汤,用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大米50克,加水适量,煮沸后改小火煮15分钟后食用,有宣肺解表、化痰止咳的作用。
最后,谢邦军根据不同人群推荐了几种中药方剂预防春季流感:阴虚体质者,可用金银花6克、桑叶3克、菊花6克、元参3克、麦冬3克,水煎代茶饮;阳虚体质者,可用苏叶6克、防风3克、白术6克、茯苓6克、板蓝根3克,水煎代茶饮;痰湿体质者,可用金银花3克、杏仁3克、橘红3克、清半夏3克、板蓝根3克,水煎代茶饮;湿热体质者,可用藿香3克、车前子6克、茵陈6克、茯苓6克、黄芩3克,水煎代茶饮;气虚体质者,可用太子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生黄芪3克、防风3克,水煎代茶饮。但是,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