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巾帼风采 杏林绽放
专家简介
先住院 后缴费
人 参
市中医院:“筑巢引凤”提升医疗水平
春季流感的中医预防
发挥特色优势 提升服务能力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优势
改变汤药剂型 方便患者服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优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梁智玲

  记者: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和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60.7%的糖尿病患者因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效治疗。同时,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给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下面,我们请市中医院内四科副主任张春雷谈一下,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张春雷:其实,在中医学中并无糖尿病这个病名,但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如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与中医学中的“消渴病”相类似。我国著名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消渴病”的记载。祖国医学认为,“消渴病”与体质、饮食、情致、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人素体阴虚,加之饮食不节、形体肥胖、情致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人体内阴阳失衡,燥热内生,肺、胃、肾三脏受损。而现在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认为,瘀血是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重要病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瘀血为患。到了后期,还易出现以下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二是病久人络,血脉瘀滞,使病情更加缠绵难愈。

  记者:既然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由来已久,那么,中医在防治糖尿病方面有哪些方法和优势?

  张春雷: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治病时强调阴阳整体调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并对人体内分泌代谢功能起到双向调节、维持内环境平衡的作用。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多种给药途径和手段,除了传统的服用汤药外,还有穴位贴敷、中药透药疗法、穴位注射、电针、中药足浴等,有利于全面迅速缓解糖尿病及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致畸、致残的风险,延长寿命。

  记者: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的重要因素,也是历来糖尿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请问,中医对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什么好方法?

  张春雷:中医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如糖尿病胃轻瘫是由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所导致的胃动力障碍,现代医学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而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滞血瘀等,应用中药和针灸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多是气阴两虚、瘀血痰浊、痹阻脉络,又感受湿热邪毒而发,临床上根据病情辨证论治,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的方法,以中药口服、针灸、足浴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这种内外并治,局部治疗结合全身治疗的方法在我们科室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疗效,大大降低了截肢率和致残率。此外,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

  记者: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明显。那么,能否请您结合具体病例,简单谈一下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张春雷:好的。前一段时间,一名60岁的男性患者到我们科室就诊,自述患糖尿病10多年,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注射液早18u、晚12u,血糖控制在7.0mmol/L左右。两年前出现便秘症状,少则3天,多则7天,粪便干结呈球状,排出困难,曾先后口服多种通便药物,血糖持续波动在9.0mmol/L~13.0mmol/L,增加胰岛素剂量,血糖亦无明显下降,生活十分痛苦。我根据患者的舌脉,辨证其为气阴两虚、肠道失濡、无水舟停,便给予中药汤剂内服并配合中药穴位贴敷,一周后,大便通畅,口渴、多饮等症状消失,乏力明显减轻,多次复查空腹血糖为6.0mmol/L,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