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意见》。《意见》指出,将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力争到201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的7512元基础上翻一番。
据了解,我市将采取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等,有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挖掘农业增收潜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拓宽农民经营性收入的重要渠道。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继续推动种植业结构加快向园艺业调整、大农业结构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种子、“四大怀药”、无公害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全市优质小麦种子、“四大怀药”、蔬菜种植面积要分别稳定在60万亩、20万亩、65万亩以上。以全省开展千万吨奶业跨越工程为契机,充分利用奶牛大县、肉牛大县、世行项目和标准化规模饲养等资金,强力推进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区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场比重。新建5个畜禽标准化示范点,建成10个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场。拓展农业功能,发展农家乐、森林人家等休闲旅游农业。
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规划建设主食产业化园区,努力建成20家主食便民连锁店。加强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引导城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等向农村延伸服务,加快发展农村通信、文化、餐饮、旅游、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业。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继续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等,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从业人员、村级农业管理人员等为重点,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培训基地建设,鼓励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等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推广订单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强化供需对接,做好信息服务,多渠道促进更多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为农民工免费提供维权服务。
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等问题,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严格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及时调整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合理确定补偿标准,补偿资金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和实施征地。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探索建立土地指标交易平台,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复耕补助。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支持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健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民主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