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出炉
《老子传奇》拍摄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向家坝水电站大坝全线封顶
刷新多项建设纪录
鸡蛋价格短暂企稳后再次回落
河南确诊2例H7N9禽流感病例
朝鲜批评韩国对话提议无诚意
社区居民上过马路培训班
瑞士一珠宝店遭武装抢劫
损失数十万瑞士法郎
多托贾当选中非共和国临时总统
焦作市解放区人民法院搬迁公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伸阅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一女子登机被拦 怒吃3公斤榴莲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前天晚上9时左右,旅客王女士在通过A区安检通道时,安检员发现王女士带了一只榴莲,于是告知榴莲属于有异味食品,不可以随身携带。吃完榴莲后,王女士背起行李,留下一地的榴莲壳就走人。

“你们不让我带,我吃掉总可以吧!”在白云机场,一名中年妇女因为不能把榴莲带上飞机,愤怒地把一只近3公斤重的榴莲当场砸开吃掉。

前天晚上9时左右,旅客王女士在通过A区安检通道时,安检员发现王女士带了一只榴莲,于是告知榴莲属于有异味食品,不可以随身携带。王女士把包了十多层报纸的榴莲拿出来给安检员看,说异味已被隔离,不过,在场的其他旅客都纷纷被异味“熏”得远远的。

安检员再次向王女士解释,榴莲味道实在太大,会对大部分乘客造成困扰,因此建议不随身携带。王女士觉得安检是在故意刁难,愤怒地将榴莲砸向地面:“你们不让我带,我吃掉总可以吧!”说完,她抱着榴莲,不管不顾坐在安检通道内的凳子上,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人吃完近3公斤的榴莲。吃完榴莲后,王女士背起行李,留下一地的榴莲壳就走人。

  男子义务守桥10年 成功劝阻251人自杀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陈思每逢双休就在桥上义务值守

  楚天都市报讯 2003年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南京长江大桥发生一起自杀事件,促使陈思扛着爱心标语牌走上了大桥。

  救人要救心,陈思开办心灵港湾网站,开导自杀者;每次救下跳桥者,都安置住进心灵驿站进行心理辅导,解开心结。

  陈思在日记中写道:“自杀者认为社会黑暗,不值得留恋,我希望自己能做一支蜡烛,给他们一丝光明和希望。”

  双休就上桥

  2003年9月10日,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一名三十五六岁的男子佩戴着价值10多万元的金银首饰,从南京长江大桥北堡附近桥面跳下。此前,一男子欲跳楼自杀,围观者中竟有人拍手叫好,高喊“你要不跳就不是男人”。这两件事让陈思感慨万分: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富足,心灵却失去了栖息的场所?为什么有些人对自杀者不仅缺少同情和帮助,反而用冷漠和伤害将他们向绝路又推了一把?

  几天后,陈思扛着自制的标语牌走上了大桥,劝阻自杀者。“全社会都来关注自杀者。天无绝人之路,悠一步海阔天空,善待生命每一天。”红色心形的牌子,在车流人群中依然醒目。下面是陈思家的电话和手机号码。

  每到双休日,陈思都会骑上电动车,带着望远镜,一大早从25公里外的家中出发,7点半准时出现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南桥头堡,在南北桥头堡之间,开始一天的巡桥搜救工作。

  在这座被称为自杀者“圣地”的南京长江大桥上,自1968年建成至今,最保守的统计也有2000多人从这里纵身一跃扑向死神。

  “要注意观察那些步伐沉重、神情恍惚的人。”伴随着汽车驶过后发出的噪音,陈思举着望远镜,细细地搜寻那些可能要自杀的人,“他们眼里是空的,眼睛再大也没有神”。

  10年里,因为巡桥救人,陈思的电动车先后换了7辆,皮鞋不到两个月就要换一双。“在桥上拽住跳桥人,脚要卡在栏杆底下顶住用力支撑,身子才不会被带出去。”正是凭着热心和坚守,今年45岁的陈思成功地劝阻了251人自杀。

  救人要救心

  更让陈思烦恼的是对这些轻生者的心理疏导。曾有轻生者被他救下后冲他大喊:“你这次救了我,我下次还会来跳!”

  为了安顿救助者,从2006年开始,陈思先后3次自费租住民房,取名“心灵驿站”。在驿站住过的特殊客人,少则10天,多则一个多月才能解开心结重新生活。

  驿站每年的开销达四五万元,这对目前每月仅有3000多元收入的陈思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陈思就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进了《大桥日记》。曾有湖南、四川、上海的多家出版社与他联系,希望出版《大桥日记》,陈思婉拒了。他坚决地在救助自杀者与个人利益之间划清界限,只怕影响大家对这个事业的看法。

  陈思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担当“生命守望者”使命的。他寻求用更广泛的途径帮助自杀者,也寻求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

  陈思注册了个人心理咨询网站“心灵港湾”,为有精神烦恼和心理障碍的人提供倾诉空间。许多人在论坛上倒苦水,吐心声,向未曾谋面的网友寻求安慰。陈思的手机费从每月50元左右暴涨到三四百元。

  根据业余研究心理学10多年的心得,陈思告诉记者:“许多人的自杀是冲动的结果。他们并没有想清楚要追求什么,这个时候只要有人拉一把,听他们说说心里话,就能帮他们迈过这道坎。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包容心不够,容不下浪子,有的人心里有话不能跟身边的亲人朋友说,就会走极端。网络则营造了一个没有压力的氛围。”

  获救者变施救者

  祁银萍是陈思救助的第三个自杀者,也是加入陈思救助自杀者行动的第一位义工。

  祁大姐的丈夫原是徐州一家建筑公司的经理,因债务纠纷犯了死罪,儿子也入了狱,所有财产全部没收。从家财万贯到一文不名、家破人亡,巨大的落差使她选择了自杀。陈思却把她从桥栏上拉了下来,带她回家。得知第二天就是祁大姐的生日,陈思一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为她祝福。祁大姐激动万分,使劲咬自己的手指,以确定这不是做梦。

  经历了生命的涅槃,祁大姐成为陈思救助站的第一位义工,以亲身经历劝服自杀者。

  最舒心的感觉

  被陈思救下的许多人,都没有再和他联系,“很多人都不愿再提及这些事”。但陈思不知道,其实有更多人默默对他心存感恩。

  今年的清明节,一个5年没跟陈思联系的被救姑娘给他打了一通电话报喜:远在异乡的姑娘今年结婚了。

  听到喜讯的一瞬间,陈思心里一下豁然了:“那感觉,舒服极了!”

  他已记不清在大桥上目睹了多少个转瞬即逝的生命,“大桥有4000多米,太长了,有人下了出租车,直接翻过栏杆往下跳,我根本来不及救。”陈思低头抿了一口酒,无奈地摇摇头,“我只能扭过头不去看他们。”

  陈思在日记中写道:“自杀者认为社会黑暗,不值得留恋,我希望自己能做一支蜡烛,给他们一丝光明和希望。”

  综合中新社电、《中国青年报》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