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县圪垱店西有六个村,分别叫高伊、程伊、秦伊、王伊、穆伊、韩伊,共称六伊。这几个村为什么都离不开伊字呢?说起来简单,因为这六个村都与商汤的丞相伊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哩!
夏朝最后一个国君叫夏桀,十分残暴无道。为了拯救人民,汤王的右丞相伊尹劝汤王起兵伐桀。可汤王不想动武,认为伊尹是个大贤,要把伊尹送给夏桀,帮助他改掉残暴无道的习性。伊尹就去了。
一天夏桀把宫苑里养的老虎纵到热闹的场所,看人们惊骇狂奔而取乐。伊尹就规劝他说:“老虎是吃人的,不能拿人的生命来自己取乐。”夏桀一听大恼,就叫程、高、秦、王、穆、韩六个武臣把伊尹关起来,严刑拷打,直打得他皮开肉烂,气息奄奄,以警告臣下谏诤者。汤王知道了,连忙给夏桀送去了许多金银珠宝,才把伊尹释放了。
汤王觉得夏桀已不听规劝,只有起兵伐桀。于是,在伊尹的谋略下,经过一场鏖战,终于把夏桀的军队打垮了。夏桀在程、秦、王、高、穆、韩六个武臣的拥护下逃跑。汤王带兵穷追不舍,又把他们活捉了。
夏桀被关了三年死了,可程、秦、王、高、穆、韩六个人还活着。汤王想起这六个人对伊尹的残酷拷打,心中十分恼恨,他下令把这六个人绑赴法场斩首。可伊尹不叫,说:“水有源,树有根,根源在夏桀。夏桀那么残暴,下令叫他们拷打我,他们还敢不遵命吗?他们只是执行者,我们不能过分责怪他们。县覃怀东部有大片荒芜的土地,不如网开一面,叫他们去垦荒吧!”
汤王对伊尹的宽怀大度十分赞赏,就改派他们去覃怀东部垦荒了。
这六个人带着家眷在这覃怀东部定居下来。一家住一个地方。这些地方逐渐形成村庄。后代人不忘伊尹宽宥先祖的恩典,就将村名分别带个伊字,总称六伊。
唐时,六伊中有人迁到武陟县西南二十多里处建村居住,叫伊庄。后来,有人写成了益庄,就沿袭下来了。解放后,县政府把南边的贵元村和匡泰村划入益庄村。1958年根据地理位置分别称北益庄、中益庄、南益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