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王镜宇 徐 征
离开中国女排帅位15年之久的郎平在52岁“高龄”参与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竞聘,这是亿万球迷期盼的回归。经过伦敦奥运周期的动荡和飘摇,承载过光辉和荣耀的中国女排再次走到十字路口,作为老女排精神传承者之一的明星教头,郎平的再度出山乃是众望所归。
曾经对中国女排帅位婉言相拒的郎平回心转意,是一个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目睹中国女排在过去4年经历的曲折和伦敦奥运会无缘四强的黯然战绩,连球迷都扼腕叹息,像郎平、陈忠和这样曾经多年与中国女排同呼吸、共命运的圈中人心底怎会不起涟漪?执掌排管中心16年之久的徐利终于离任,带有很强一言堂色彩的排管中心走马换将,也让中国排球在微妙中迎来契机。排管中心新任掌门潘志琛在这个恰当的时机抛出的橄榄枝拨动了郎平的心弦,这无疑是一步好棋。天命之年的郎平不缺名利,对于征服过一座座高山的她而言,作为主教练两次率队在奥运会上屈居亚军的经历或许仍在心头留有一丝遗憾。在她潜意识里对冠军的渴望,也许从未停歇。
此时此刻,郎平也是接任中国女排帅印的最佳人选。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双重成功让她深孚众望,无论在圈内人士还是媒体、球迷中都有极强的号召力。经历了过去4年三度易帅的动荡,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位置需要一位压得住阵脚、让各方有充分信心的重量级人物,放眼全国除了郎平,只有陈忠和有这样的分量。与率领“黄金一代”夺得两连冠的功勋教头陈忠和相比,郎平的特别之处在于她丰富的经历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陈忠和未参加竞聘的情况下,郎平的胜出几无悬念。
郎平回归中国女排这个中国排球中心舞台的意义,远不止提升国家队的战绩和率领球队走出低谷,更重要的在于凝聚人心。中国排球近年来的低迷,不仅在于国家队,也表现在市场、普及、受关注程度的滑坡和交流、学习氛围的缺失。郎平这样一位旗帜性人物的回归,是促进中国排球整体向好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郎平的回归是媒体、球迷乃至国家体育总局层面乐见其成的好事。然而,对于郎平本人而言,这个决定意味着不小的风险。与国内其他教练相比,郎平在过去多年的成功经历和积累让她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信用额度”,但这并不是一张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带领中国女排重攀高峰也绝非易事。不仅如此,与排管中心的合作、跟恒大的合同以及她本人的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变数。因此,也就不难想象她在作出最后决定之前的犹豫和纠结。
能够有机会再次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郎平见证中国女排的奋斗,已经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无论她这次能走多远,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送上真诚的敬意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