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共青视点 | 动感青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同一个心愿
让我们选择这里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微信摇一摇 摇出零距离
微笑服务
成就品牌价值
四月春光好踏青
赵固二矿团委
小阵地激活大效应
中站区新生明德小学
举办学生粉笔字大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4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一个心愿
让我们选择这里

——温县选调生做客《阅读精彩》栏目侧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温县选调生做客《阅读精彩》栏目录制现场。
  本报记者 张 璐 摄
 
   

  本报记者 张 璐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落棋不悔。”4月2日下午,由市委组织部和焦作教育电视台联合打造的《阅读精彩》栏目第三期在焦作教育电视台演播室录制。来自温县武德镇政府的尹明鹤、南张羌镇政府的杨云飞、招贤乡政府的钟雪玲、祥云镇政府的李炎丽四位选调生走进演播室与观众们共同分享他们的苦与乐、酸与甜。

  踏上选调生这条路

  “从大学校园直接来到基层,环境的差距很大,当时为什么想到要走选调生这条路呢?”一段介绍温县选调生的短片后,主持人的第一个疑问打开了四位选调生的话匣子。

  李炎丽表示,她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考了选调生,没想到误打误撞考上了。而研究生学历的钟雪玲,本可以去一家国企或者是科研单位,考虑到做选调生比较稳定,离家也不算太远,也能帮助农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就选择了选调生。

  四名选调生选择选调生的原因各异,但大家共同表示,只有真正经历了基层的千锤百炼,才知责任的苦处与乐趣,才能真正服务百姓。

  语言不通成了最初的障碍

  语言关是选调生在生活工作中面临的第一难关。为了拉近与基层群众的关系,学习当地本土语言成了与别人交流,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

  “‘业儿个’老冷冷。”“嗯,风还老大大,刮得到处都可‘词耐’。”“都是,本来想着去城里,‘木’去成,可‘烦气’。”为展示各自的语言成就,三位选调生现场秀了一段温县话,引起了在场观众的阵阵笑声。

  工作中突如其来的挑战

  乡下条件苦,适应最重要。谈及工作中面临的各类挑战,四位选调生的侃侃而谈把本期节目录制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潮。

  “上环了、结扎啦等等,你让我一个大老爷们一见女的就说这些,确实说不出口。”硬汉子伊明鹤害羞地说。

  “三秋防火逼着我们女孩子拿着铁锨,拿着消防栓,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见火扑火,见烟灭烟。”外表柔弱的杨云飞,谈及防火也毫不示弱。

  男选调生要放下面子抓计生,女选调生要鼓足干劲抓防火。各类心得你一言我一语地迸发出来。

  敏感话题引起热议

  录制过程中,诸如像“面子工程”这一类比较敏感的话题也搬到了荧屏上进行讨论。

  李炎丽认为,传统的农村工作要多借助感情、借助熟人关系开展,单纯靠身份、靠权力、靠命令是根本行不通的。那如何避免这种“面子工程”呢?三位选调生纷纷献计,有提议努力掌握农村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有提议倡导工作实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实行透明化管理的;还有提议多引领农民思维“新风尚”改变农民群众旧的思维方式的。

  据悉,温县共有选调生10名,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从事纪检、组织、农业、工业、计生等各方面工作,为全县的发展默默奉献,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