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龙卿) “报社同志,我们山阳区光亚街道康乐社区的马淑媛家一家四口三人有病,还有一个87岁的老母亲,十分困难,亟须帮助。”4月10日,本报党报热线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记者询问核实了马淑媛家的有关情况后,立刻与我市民间公益组织焦作爱心慈善义工社团的负责人焦兴打电话进行联系。
“马淑媛家的情况比较困难,咱们社团本周末的救助活动就把她家作为一个重点救助对象。”听了记者的介绍,焦兴就作出了这个决定。
活动启示发出后,得到了众多爱心市民的响应。4月13日下午,9辆车,25名爱心市民集合在一起参加救助活动。在看望了中站区的一位脑瘫儿童家庭后,16时30分许,大家来到了位于河南风神轮胎公司家属院内的马淑媛家。光亚街道康乐社区的主任冯园已经等候多时,就是她给本报党报热线打的求助电话。
“马淑媛家住在这座已经有30多年的老楼房里,四口人挤在顶层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里,家中仅有马淑媛每月1100元的内退工资。社区已经尽量照顾他们家,为他们办了低保,帮助她家申请享受了贫困救助、爱心母亲救助、大病救助,逢年过节送米面油。但是,对于过于贫困的她家来说,还是显得杯水车薪。冯园指着楼上向大家简单介绍了有关情况。
来到马淑媛家,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这个家的贫困状况还是让大家感到吃惊。家中没有件值钱的东西,显得杂乱不堪。57岁的马淑媛患乳腺癌已经4年了,化疗让她失去了头发,光光的头十分扎眼,有40多年精神病史的老公躺在一个套间的床上无助地看着大家,马淑媛87岁的老母亲正端着一碗稀饭喝着。“我28岁的儿子有忧郁症,一米七多的个子才有25公斤多。有时想到家里的难处,我都不想活了。”刚从医院化疗回来的马淑媛说着家中的困难,哽咽不止。
“你要坚强活下去,家里离不开你,办法会有的,我们共同帮你渡难关。”大家纷纷劝说着,焦作爱心慈善义工社团捐助500元,爱心市民扈学平拿出500元,刘继山拿出200元,冯园拿出200元,闫继兵和臧群才拿出100元……,大家一会就捐了1600元。“我是搞中医的,医院给你开的中药药方你给我,我免费给你抓药。”刘继山说。听着暖心的话,拿着捐款,马淑媛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谢谢报社的牵线搭桥,谢谢你们这些好心人。”马淑媛的老母亲也连声道谢,并执意要下跪来表达自己的谢意,爱心市民赶紧拉住了她。
“下一步我们准备与社区和厂里协商联合开展救助马淑媛家的活动,让马淑媛家得到更多的帮助。”焦兴等在离开时已经又在商量着进一步的救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