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舒潍
零距离贴近清水,是许多焦作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场景;打造“半城碧水本城山”,是市委、市政府对城市水系规划的美好期许。4月11日,《焦作新河区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的评审通过向世人宣布:焦作人的亲水梦想又近了一步!
《焦作新河区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有什么意义?将为焦作描绘一幅怎样的未来?记者带你解读其三大亮点。
亮点一:未来的“焦作之中”
按照《焦作新河区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新河区域西起南水北调工程,东至文昌路,北到丰收路,南至世纪大道。整个区域位于焦作、博爱、修武一体化区域的中心位置,焦作市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既能承接老城区产业、生活、服务功能的外溢,也是完善新城区服务功能体系的有效空间。可谓“居焦作之中,承北启南,左右逢源”,以其“独一无二、无法超越”的区位条件,成为我市城市转型升级重要区域。
同时,在我市以南水北调城区段工程、引黄入焦工程等为重点的城市水系景观建设中,新河,正是城市“六纵”(南北向的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李河、山门河)“三横”(东西向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区段、新河和大沙河河流水系)中的重要一“横”。因此,新河区域的成功规划开发,将成为焦作未来水系建设的亮点之一。
亮点二:引领焦作“二次转型”
作为设计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新河区域提出了“1+2+1”发展构思,即一个提升产业、两个转型产业、一个支撑产业,将引领我市“二次转型”。
主创规划师司美林介绍,未来新河区域的“一个提升产业”即旅游服务业,将重点提升我市的旅游服务水平,巩固旅游业优势地位,将新河区域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养生度假、接待服务、住宿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区;“两个转型产业”则是智力产业、文化产业,囊括了以技术合作、知识交流、集体创造力的发挥为特点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和以文化创意、文化发展、文化艺术、文体节庆等为主题的文化产业转型;“一个支撑产业”则是城市综合服务业,将新河区域打造成为集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居住生活、商业休闲、文化娱乐、公共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具体来说,我市将恢复灵泉湖,建设河口湿地,开发玲珑湖湿地公园和度假村,发展湿地旅游产业;整治河流水系,围绕龙源湖、玲珑湖等建设市民公园,沿新河两侧打造休闲商业街、商务休闲中心,开展水上娱乐项目,发展城市滨水休闲产业等。该区域将重构一个承老启新的城市中心区,通过创新驱动和文化引领,成为我市“二次转型”的重点区域。
亮点三:别具魅力的“八景”“五道”
规划师结合我市“四大怀药”、太极拳、绞胎瓷等地域特色,在新河区域规划了新河“八景”:
“溪山秋霁”——通过微山水的构建,创造自然、诗意的空间意境;同时设置瀑布、秋色叶主题植物区域,渲染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焦作温县人)的绘画作品《溪山秋霁》的画境,同时为游客及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
“珑湖烟雨”——旨在通过湿地建造,恢复生物多样性,结合养生漫步功能,引导游客亲身体验湿地美景。
“曲桥步月”——将构建“曲桥浮岛”的步行游憩空间,使市民有林间、水上的多重景观体验,着重对太极文化精髓的解构。
“水透花瓷”——结合当阳峪绞胎瓷的文化,通过恢宏的景观,结合滨河陶瓷艺术吧、亲水平台等场地,打造一个历史情怀与热闹时尚相融合的滨河乐园。
“沙堤灯火”——结合太极拳、火龙舞、高抬火轿、得胜鼓等民俗文化,设计得胜鼓庆典广场等景观,便于市民开展太极拳、水上运动、林中慢跑等活动,打造全民参与的“沙堤灯火”盛景。
“玉延菊香”——该创意源自我市“四大怀药”,将设计在未来的怀药养生园和会展中心以北,通过景观灯柱、怀菊花海、水上栈道等景观形式,寓教于乐,集中讲述我市的怀药文化。
“游仙晓钟”——在滨河的“名仕之路”上点缀朱载堉、竹林七贤、韩愈、许衡等名人雕塑,以名仕文化启示后人。
“金台夕照”——以写意手法表现采煤劳作场景,寓意焦作产业转型,寄语我市超越昔日“煤城文化”的辉煌。
此外,新河之滨还将结合我市文化特色,打造五条跨越新河、串联两岸多个重要景观及活动节点的主题游线,即“五道”:以怀药养生为象征的“养生之道”;以太极文化和太极拳为象征的“太极之道”;以怀商文化为象征的“商略之道”;以云台山、灵泉寺、龙源湖等为象征的“山水之道”;以现代城市发展为主题,形成一条体现焦作城市成功转型的“创智之道”。
“五道”主题游线各有特色,将与“八景”联袂为未来的新河区域构建一派充满多元魅力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