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医改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山阳区打造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
孟州市举行输液比赛
医改处处惠民生
山阳区各校学生
接种麻腮风疫苗
我市八项医政举措全面推动医改工作
再不让“等钱”成为“救命”的拦路虎
图片新闻
“家庭医生”
进入寻常百姓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不让“等钱”成为“救命”的拦路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3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医改办同时转发《意见》全文,并发布权威文件解读。《意见》赢得了社会舆论的高度评价。相关评论指出,让所有在中国境内的急诊病人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诠释了公共财政情怀,体现了政策善意,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

  制度塑造医院和病人共同的“定心丸”

  《意见》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实践。中国新闻网指出,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解决“三无”病人的急救保障问题,是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北京青年报评论,这项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化解现实矛盾的必然要求,更是现代文明的题中之意,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实践。它有助于缓解医疗机构面对“三无”患者的消极态度,缓解长期以来比较紧张的医患关系,有利于社会形成相濡以沫、守望相助的氛围。法制晚报认为,《意见》的出台,以特定患者的医疗需求为本,补上医保的短板,让病有所医不留“死角”。

  《意见》体现了对患者生命权的尊重。《意见》一经公布,舆论就几乎异口同声地喝彩称:此前急重危伤患者“等钱救命”的事时有发生,不断冲击社会道德底线;而从今天开始,这样的事就将成为历史。齐鲁网指出,今后路遇因突发疾病倒地的患者,或交通肇事逃逸被遗留在现场的伤者,过路群众完全可以免除顾虑,积极援助,而身患某些疾病的人,也不用再担心因外出突发疾病而得不到及时救治,“政策的善意和公益性确实非常浓烈”,体现国家对群众生命权的平等与尊重,更体现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成果的平等共享。

  《意见》解除了医院救死扶伤的后顾之忧。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指出,先救命、后收费,是医院职责所在,可是履行了职责的医院却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不堪重负。而《意见》的实施,既进一步规范了医院治病救人的责任,也为医院履行职责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确保医院和医生尽职尽责,让病人都得到及时救治。深圳商报认为,《意见》为打破医院见死不救的“坚冰”打开了制度出口,如果说医院见死不救是一头难以驯服的“犟牛”,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建立就相当于抓住了见死不救的“牛鼻子”。

  让制度的“及时雨”普惠民众

  保证基金资金来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尚希称,在制度起步阶段,财政应该承担更多支出的责任,增加一些投入来保证这项制度成功的运行。京华时报提醒说,建立以财政为主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如果不设定时限,地方基金的建立很可能出现有快有慢的情况,本应普惠式的疾病应急救助如果有的地方执行得好,有的地方执行得不好,很可能加剧公共医疗资源的失衡。

  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广州日报认为,鉴于制度的泽及对象之特殊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应该以便民作为第一价值追求。它的存在,目的就是让那些处于紧急、无助状态下的重病人及时得到“救命钱”。因此,基金的申领、审批必须是灵活的、快捷的、高效的。假如还是按部就班,不能越雷池一步,它的意义就将大打折扣。

  加强监管保障基金安全。央视财经认为,制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资金的管理,如何让资金真正落实到需要救助的患者身上,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链条,每个环节都很可能存在漏洞。因此,花了多少钱、怎么花的、花到什么人身上去了,这些都应该要向社会公开。

  (信息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子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