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今日沁阳/副刊 上一版3
浅谈李商隐文化资源的开发
秋赋神农
云蒸霞蔚神农山(神农山写真)
发人深省的伤痕实验
金桂下的太阳花
山崖上的歌声
青天河游记
读书·明志·圆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4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李商隐文化资源的开发

作者:□齐天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李商隐是唐代杰出诗人,同时也是沁阳的历史文化名片。一千二百年来,许多人正是因为李商隐才知有怀州河内(今沁阳)。1958年11月1日,毛泽东在河南省新乡地区视察时接见了时任中共沁阳县委第一书记张汉儒。毛泽东说:“沁阳是李商隐的故乡,李商隐的诗写得好哇,我很喜欢他的诗。雍店这个村还有吗?李商隐就是这个村的!”当张汉儒回答说这个村现在叫新店时,毛泽东说:“应该叫新店,叛匪火烧雍店,叫新店好,好!”江泽民同志也曾讲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在位于博爱县的一机部农场工作时,曾多次到沁阳寻访李商隐的遗迹。

  党和国家领导人尚且如此,作为一个沁阳人,如何保护好李商隐的遗迹,开发李商隐的文化资源,把李商隐这个品牌做得更好更强,更是重任在肩。笔者想就此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建设李商隐纪念馆

  

  2001年,为迎接“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市博物馆在内部开设了“李商隐陈列馆”,但规模很小,如今已不能适应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和人们参观的需求。应选址建设一座内容丰富、设施先进的“李商隐纪念馆”,作为宣传和研究李商隐的基地,以展示李商隐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

  

  建立李商隐诗作石刻馆

  

  石刻馆可作为纪念馆的一部分,也可单独另建。李商隐一生写了很多诗篇,据研究李商隐的专家学者统计,李商隐现存诗作约六百首,其中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可刻碑永久保存,并公开展示,以飨读者。党和国家领导人、文化名人、书法名家书写了很多李商隐诗作的书法珍品以及赞誉李商隐的书法作品,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据笔者了解,现任河南省中华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的的赵天元同志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赵天元是沁阳人,从小喜爱诗词,后来又研习书法与雕刻,尤精于碑刻。他已创作和征集了数百方李商隐诗作的碑稿,如再征集一些,完全可以建一座像样的石刻馆,可为沁阳增加一处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

  

  在天鹅湖岸边树立李商隐的《河内诗·湖中》刻碑

  

  沁阳市区东北隅的天鹅湖,古称东湖。据董尚祥的研究分析,李商隐写的《河内诗.湖中》就是写东湖(见董尚祥著《怀川集(二)》37页“商隐故里湖犹在”一文和62页“东湖钩沉”一文)。李商隐一生写了很多诗,流传至今的且直接以家乡命题的却只有两首,即《河内诗二首》:一首题目为“楼上”,一首题目为“湖中”。因此应将这首诗的碑刻(或刻在巨石上,或书写在墙壁上)竖立在天鹅湖岸边明显位置供人观赏,以增加天鹅湖的文化内涵。因这首诗的原因,笔者认为可将天鹅湖建成文化园,因为李商隐、许衡、王铎、范照藜等都在东湖留下了诗篇,另外还有朱载堉、曹谨的活动遗迹。(见笔者的《天鹅湖畔的遗迹轶闻》,原载《沁园春》杂志2010年第7期。)或将李商隐纪念馆和李商隐诗作石刻馆也在天鹅湖岸边选址筹建,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案。以天鹅湖幽美的景色为衬托,会让纪念馆更充满诗情画意;同时,李商隐纪念馆的建立更增加了天鹅湖的文化内涵。

  

  保护好雍店遗址,整修好李商隐墓地

  

  这方面我市已做了很多工作,还应进一步做好规划和修建,治理好遗址和墓地周围的大环境,要达到接待国内外游客游览参观的基本条件。

  

  将李商隐相关的文化符号渗透到城市建设中

  

  现在沁阳市区已有一条“玉溪街”,还可命名一些与李商隐有关的街道、建筑物或公共场所,将李商隐名诗、名句宣传标牌竖在市区明显位置,增加一些城市读物和文化符号,营造李商隐故里文化氛围,展示沁阳的文化底蕴。

  

  建立李商隐网站

  

  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面向全国宣传李商隐,征集并交流研究李商隐的论文和专著。“沁阳市李商隐研究会”的研究工作要常态化,逐步将沁阳建成研究和宣传李商隐的基地,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

  将李商隐生平及杰出贡献和他的名诗、名句写入沁阳乡土教材,对中小学生及广大群众进行教育,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使人们更加热爱沁阳,建设好沁阳。

  

  开发李商隐文化的工艺品和旅游产品

  

  李商隐的诗深受人们喜爱,很多名篇、名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如研发制成既带有李商隐名篇、名句又具有沁阳特色的工艺品和旅游产品,定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这方面,我市的檀溪堂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已做了有效的尝试,生产出了新的产品。希望有更多的产品问世,更希望我市的文化产业规模更大,效益更好。

  此外,成立李商隐基金会,为研究和宣传李商隐,开发李商隐文化资源筹集资金,提供支撑。

  开发李商隐文化资源,要与开发朱载堉、曹谨的文化资源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纳入规划逐步实施。

  建设文化沁阳是市委、市政府的既定目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认真做好开发李商隐文化资源的各项工作,大力发展沁阳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沁阳经济和文化事业大发展。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