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做一辈子做好事很难;一个人手机里存几十个电话号码很寻常,但是存了几百个电话号码就很不寻常了。
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就是这样一个“很不寻常”的人。他的手机里中储存了400多个电话号码,这些号码不是用来和领导干部联络感情的,也不是和亲朋好友交流沟通的,却是他和农民“零距离”沟通的“连心桥”,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高速路”。
他的手机总是很繁忙
“喂,张小新,你赶快来地里看看,现在积水很严重。”
2011年7月19日,我县普降中到大雨,杨法谊照例从县城东巡看到了城西,把可能出现玉米倒伏的地块看了个遍。因当时人民路上的沙河桥正在施工,由于担心周庄乡李村示范户张小新的示范田有积水,便让司机停车去看看。还没到地头,杨法谊就看到昨天还堆在桥头边的一堆土不见了,心想:不好!果然最靠近桥头的玉米地已有积水,赶紧给张小新打电话。没等张小新来他就从车上拿下铁锹,挽起裤腿下地排水了。
“喂、孙书记吗,我是杨法谊,麻烦你通知村里的几个示范户给小麦喷施防治纹枯病的药。”
今年2月25日的下午,杨法谊听说要变天了,在县里一开完会,便拿出手机给郇封镇王里长屯村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孙金仁打电话,要他通知村里的示范户门赶紧给小麦打药。孙金仁说去年六月份的一天,杨局长晚上九点多钟还打电话要他立刻去地里学习新的技术,给庄稼补充肥料。
手机号码是他的心肝宝贝
几年来,杨法谊手机里的示范户号码由几个增加到了400多个。这些号码像他的心肝宝贝一样,他重新整理了一遍,把示范户姓名前加上村名,方便查找。他最怕别人动他的手机,什么东西都能丢,就是这些电话号码不能丢,为此天天手机不离身。他的话费平均每月保持在200到300元之间,通话记录上90%都是接打示范户的。他会不时接到农民朋友的电话,要么是咨询要么是问候,不认识他的人一定看不出他是局长,只会断定他是个种田能手。
农户田里的事 再小都是大事
开会时间,杨法谊从来不接亲戚朋友甚至是家人的电话,都要等会后再回过去,但农户的电话却例外,一有农户打来电话,再忙都要停下来接听。 他一看来电显示,就知道这个农户是哪个乡镇哪个村的,他家的地在哪,地里的庄稼怎样他都心中有数。他仔细询问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会后一有时间就立刻赶到农户田里,现场指导。26个村的重点示范户,谁家的地该浇水了、谁家的地该施肥了、该打药了,他都了如指掌。
“王祖刚啊,我昨天去你的地看过了,明天你就开始喷药吧。”
高村乡东黄村示范户王祖刚认识杨局长的时候特意记下了他的电话号码,还说以后种地上有啥问题就直接跟他联系。过了十来天,便接到杨局长的电话,说昨天去你的地块看过了,麦穗抽的差不多了,明天就开始喷药吧,一定要按要求兑药喷匀,回头去看喷药的效果呢!他听了觉得这局长还真是个办事认真的人。为了表达对杨局长的崇敬之情,自己编了一段顺口溜:农业局长本姓杨,全县农民心中藏;每天下乡去查看,一年四季总是忙;看了东家看西家,还有平原和山岗;修武农业要高产,多来几个杨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