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张俊杰
安红亮
4月17日,武陟县兴鱼渔业合作社里热闹非凡,社员在忙着打捞蹦跳的鲇鱼。客商们络绎不绝地前来订购鲇鱼,场面很是热闹。
目前正值大多养鱼户忙着往荷塘里投放鱼苗时,该合作社理事长何永利却开始卖鲇鱼。
别人家的鱼大多在春节前上市,而何永利养殖的鲇鱼为何过了年才开始销售呢?
“这个时候是放鱼苗的时候,也是一年中价格最高的时候,要比去年冬天每斤可以多卖五六毛钱呢。像我这一次出鱼,可以出到五六十万斤,光这一项就可以多卖二三十万元。”何永利说。
兴鱼渔业合作社位于詹店镇,而该镇是地道的鱼米之乡。在传统池塘养鱼过程中,何永利发现,由于北方冬、春两季温度较低,自然条件下鱼类生长缓慢,是不是可以像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那样用温室大棚来养鱼呢?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请教,2004年,何永利温室养鲇鱼获得成功,成活率达到95%。
为了帮助更多的群众掌握高产养鱼技术,何永利当起了致富带头人,组建了兴鱼渔业合作社。在何永利的热心带动下,该县利用池塘发展革胡子鲇鱼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户达到200家,年产值达到了3000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