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禽流感和流感(H7N9)病毒?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
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目前确诊的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肺炎,起步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并死亡。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者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公众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目前有证据提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应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勤洗手(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室内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等。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家禽类食品还能吃吗?
尽管我们到目前为止不知道病毒的传播模式,但遵守准备食物时的基本卫生原则是谨慎的做法:不应吃病死的动物。此外,吃正常处理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根据已掌握的资料,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它在4℃的水中可以存活一个月,而在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2分钟以上的水中,就可以灭活。在疫情暴发地区,肉制品在经过适当处理及烹调的情况也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发现症状应当及时就诊排查
当发现自己有咽痛、流鼻涕、咳嗽、低热等流感疑似症状时,在非常状态下应带上口罩立即到医院就诊,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的禽类接触史等,以做病毒排查和早期治疗,以免拖延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周围如果出现症状,应立即劝诫对方就医,或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柴明辉)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