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朱福多
草长莺飞之际,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无机氟化物分会2013年首届年会,在焦作迎宾馆隆重召开,共同分享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
被誉为“黄金产业”的无机氟化工行业,是我市工业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多氟多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积极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在确立世界无机氟化工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市场脉搏,谋求新的突破。十多年来,多氟多一路爬坡上坎,积极调整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以氟为媒介进军新能源事业,倾力打造了一条集制能、储能、节能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链,成为我市经济转型示范企业。
反观行业大势,我国的氟化铝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不仅在产能、产量上达到世界第一,而且在技术、装备和管理等方面也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缺乏正确的行业引导,近几年全国氟化铝新建项目无序扩张,导致目前的国内氟化铝产能过剩问题凸显。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氟化铝行业的产能总量利用率仅为48.4%,开工率严重不足,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产能过剩对氟化铝的价格造成了很大影响,氟化铝售价自2012年年初以来一路下跌,各企业赢利能力大幅减弱,基本上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
十多年间,多氟多重点研究了氟,及其密切相关的锂、硅两个元素,提出了用氟造福人类、用锂驱动未来、用硅温暖世界的经营理念,实际上是研究了三个电池:铝电解槽电池、锂电池、光伏电池。第一个电池是消耗能源,我们的任务是通过生产冰晶石、氟化铝帮助电解铝行业节约能源。第二个电池是转换能源,用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和人类生活质量,我们的任务是储存能源,提高转换效率。第三个电池是使用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太阳光,通过能量转换生产清洁能源,就是对硅的利用,我们的任务是变 “氟硅不分家”,为 “氟硅巧分家”。
近年来,多氟多持续进军新能源事业。从储能、制能、节能三个环节,研究新能源系统的集成,包括个人能源宝、家庭能源箱、社会能源系统,如一幢建筑、一条街道、一个社区、一座城市的能源解决方案。
多氟多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中,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认真探讨氟从哪里来,再到哪里去,怎么循环的过程。多氟多开发了一系列利用磷肥副产的氟资源生产氟产品的新工艺、新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申报了一百多项专利,制定了五十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并成为无机氟国际标准的召集人,为国家赢得了在无机氟方面的发言权。多氟多逐步形成了氟通四海、锂行天下、硅达五洲的发展目标,具体而言:氟通四海,即围绕氟资源综合利用,实现氟化盐规模化、高效化;锂行天下,即依托电子级氟化物,实现锂电池及材料精细化、高质化;硅达五洲,即以氟为媒介实现硅产品系列化、高端化。
而今,对新知识如醉如痴的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正在在琢磨写三本书,分别是:《悲壮的氟化工》、《神奇的氟化工》和《黄金氟化工》。先说悲壮氟化工,有两层含义:一是氟是一个调皮捣蛋的、非常活泼的一个元素,人类发现氟、掌握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二是氟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举个例子,ALF3有30%多的铝,有60%多的氟,多氟多把30%多的铝送给电解铝企业,把氟送给大家,人家还说多氟多没出息,看不起多氟多。再说神奇氟化工,氟在常温下能和除惰性元素之外的大多元素反应,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原子能、军工、电子、冶金、医药、农药、现代显示等各个行业。最后说黄金氟化工,氟化工不是论吨卖的,是可以论公斤卖的,论克卖的。氟的附加价值随着深加工,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和人类的进步是按几何级别提高的,被称为“黄金产业”。西方氟化工巨头的发展,也是从萤石原矿及氟化盐做起,逐步精细,进而到电子工业,不断进步领先。
多氟多人说:“祖国有个中国梦,多氟多有个多氟多梦,就是实现由传统氟化工企业向新能源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了这个梦想,多氟多制定了四个转变战略。一是从传统的氟化工向新能源转变;二是由生产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制造型企业转变;三是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转变;四是由规模优先向效益优先转变。这四个转变,不仅是发展战略的转变,更是工作思维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