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焦作青年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团中央紧急下拨100万元特殊团费
支援雅安地震灾区
团市委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部署“转型示范,青年先行”
主题团日活动
团员青年积极行动起来支援雅安
300名青年志愿者
服务健康跑活动
专家支招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一周青年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支招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金三银四”的毕业求职高峰时段已过大半,愁眉苦脸的学生却依旧不少。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699万,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明显。专家指出,行业之间收入福利的落差催生了“死磕”编制内的怪现状,而解决“就业难”仍需在发展服务业上大做文章。

  上海不少高校的学生就业中心负责人表示,稳定安逸的工作环境、较高的职业发展平台、逐年升高的薪酬待遇,是当前名牌大学毕业生求职中的三大考量目标。而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往往“高不成低不就”,有种夹缝中生存的感觉。

  对于大学生当“猪肉倌”、研究生“扫厕所”等“另类”就业,部分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先“就业”再“择业”,弥补大学期间的人际交往缺失,学会实际社会生存技能,成为很多大学生挑战就业困境的重要选择。

  复旦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金华说,把每个学生培养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当前社会应该逐步形成的“成才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才有可能缓解。相比做“人上人”,这一成才理念更接地气,不然,被“人上人”目标悬在空中的父母和学生,最终都会陷入焦虑和迷惘,其中相当部分毕业生最后连自食其力也难。

  华东师范大学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骆守俭坦言,当前,社会风气、大学专业评价体系等从不同角度强化了大学生的功利主义心态。要让新一代大学生凸显创新能力,坚守理想,在就业中表现得更加从容,高校人才培养就要更加重视社会实践环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学校一直在做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工作,呼吁他们拓宽择业面,可是效果甚微。因为社会现实给了大学毕业生最现实的教育——由于行业间的福利待遇差距,大家都盯住少数有编制、福利待遇稳定的行业岗位。

  熊丙奇指出,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发展服务业——这是容纳大学毕业生最多的行业。虽然我国早在2002年就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可是服务业占GDP的份额只有40%左右。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该寻找发展服务业的积极对策。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