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四月的怀川大地,处处柳绿花红。日前,位于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安阳城村东南的九里山废弃采石场整治现场北侧一片繁忙,大型铲车铲平裸露边坡,十几辆大卡车载着黄土和石渣来来往往。该整理中心南侧,平整后的山坡覆盖了厚厚的黄土,今年栽种的核桃树已发出绿芽。这只是我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一瞥。
巍巍太行,是大自然对焦作人的恩赐,也一度是焦作人的骄傲。然而多年来,受经济利益驱使,无序的采石、采矿,郁郁葱葱的北山不见了,只剩下千疮百孔的山体在哭诉。痛定思痛的焦作人认定:治理北山,还以绿色。
其实,恢复北山的生态环境,用绿色抚平曾经的创伤,我市一直在行动。早在2005年,占地600亩的市缝山公园开工建设,这是我市治理北山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2700万元,利用采石场遗留下的残缺山体、凹地和陡坡,栽植各类苗木2万余株,建成了大瀑布、星光广场、西湖、东湖等景观工程和供水、供电、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将昔日采石场变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11年,我市又开展了“绿色生态焦作”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三年大行动,拟投入23.8亿元,预计治理面积80.8平方公里。其中,恢复园地、林地62.71平方公里,耕地21296亩。此次治理与过去只重视植被、耕种条件恢复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不同,还包括了动物、植物及其生存环境方面的综合治理,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机构。
去年3月9日,乘着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东风,我市再次拉开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两取缔一整顿一恢复”的治理序幕。截至去年7月15日,第一阶段取缔非法采矿点、取缔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的“两取缔”工作已全面完成,涉矿的7个县市区共取缔非法采矿点248个,取缔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710处,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我市还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相结合,构建了地质环境治理新模式。组织编制了《绿色生态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2~2015年)》,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集中连片、规模整治”的原则,把地质环境治理与城市功能分区结合起来,赋予地质环境治理区不同的功能与价值,提升城市品位,在市区北部打造集休闲、健身、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后花园。
按照这一理念,我市分年度、分区域、分重点确定了治理对象:2013年,将完成河南煤化焦煤集团九里山煤矿、冯营煤矿、演马庄煤矿、古汉山煤矿、白庄煤矿等6个采煤塌陷区、总面积约17.97平方公里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完成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专线沿线、焦作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焦枝铁路月山编组站北侧3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总面积约13.24平方公里;2014年,将完成太洛公路(沁阳段)两侧、焦枝铁路沁阳市段沿线两个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治理面积6.31平方公里;2015年,将完成沁阳市方山、焦晋高速沿线、修武县七贤镇东南、焦青公路红砂岭段两侧等5个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总面积25.76平方公里;2015~2020年,启动实施中站区武汉钢铁公司黏土矿焦作矿大洼矿区、中站区东张庄黏土矿区、博爱县寨豁煤矿塌陷区等8个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总面积9.06平方公里。
近期,黎明脚步山地公园的开工建设,也标志着我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正在快速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