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极名师》序言
窘 迫
山鸡爷
鹰之绝唱(组诗)
万家乐智能热水器 做中国菜厨电
五一双惠出击 良机不容错过
说 “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韩 达/文学评论
《太极名师》序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资料照片)
 
   

  与道奎先生相识于五年前那个夏日,现在想起他把刚出版的《作文三部曲》送到我面前时,那谦恭豁达的神情,依然历历在目。初次见面我们大约相处了半个多小时,也许是出于对文学的共同爱好,抑或是我时任作协领导的特殊身份让他感到亲切,年届七旬的道奎先生竟像文学青年一样,向我坦陈了自己创作的甘苦以及为人为文的心路历程。我深为他对文学的执着精神和不懈追求而感动。同时又心生敬意。由此,我想起那个老生常谈的命题:是什么让人类社会催生了文学的发展?又是什么让一位年届七旬老人如此钟情文学?

  握手告别时,我们彼此讲完了那些客套的辞别话之后,他突然转移话题希望我能为他的新作写一篇评论。我已记不清当时是婉拒了他的请求,还是默许了他的期待,只知道我五年来因未兑现承诺,而每每念及此事,心有愧疚。当然,作为同道为文之人来说,道奎先生也许早已宽容地理解了我的“不敬”。而我却每每不能释怀,而且侥幸中期待着有一个弥补的机会。

  殊不知当一个星期前,道奎先生将近40万字的新作《太极名师》长篇巨著呈现在我面前时,我毋庸置疑地感觉到我要再次“欠债”了。

  如果说五年前那篇未写的评论是一笔随时可以偿还的数额,那么,完成《太极名师》这篇序言,对我来讲,需要去“负债经营”。

  道奎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仅让他在创作中有章可循,坎坷的阅历和生活的艰辛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于文学事业的那分执着情怀和虔诚守望——因为这对一个作家来说尤为重要!

  我对作者前期作品浏览不多,就《太极名师》一书也只是做了粗浅的阅读,但是书中鲜活的人物群像以及宏阔场景和道义担当早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应当说,这是当代描写历史人物的文学作品中少有的佳作,也是焦作文坛一件可喜可贺之盛事。

  古人云:读《陈情表》不流泪者非孝子;读《出师表》不流泪者非忠臣。由此可见,道奎先生作为一位致政之年的作家和孝子,在书写自己父亲王思恭太极人生传奇故事时是那么敬仰、那么崇拜、那么情深以及那分火热的激情和感怀,实在难得。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于作者对生命体验的丰厚积累;在于作者对时光岁月的幽深洞察和对文学创作的终极把握。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太极名师》一书的问世,一定能够赢得学界的肯定、读者的喜爱和青睐。

  众所周知,长篇小说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作者心灵意义上的长途跋涉,更是对作者体能和心智的双重挑战。作者历经18个春秋完成了《太极名师》的创作,其情可堪、其心可堪?我愿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宝刀不老、再示锋芒!

  是为序。

  书 讯

  王道奎长篇小说《太极名师》日前由中国工人出版社正式出版,已向全国发行。这是一部唱民族之魂、扬人间正气的武林文坛长篇巨著。作品以饱满的激情、细腻的笔触、浓厚的感情色彩刻画和塑造了一代太极名师王思恭戏剧般的曲折坎坷人生及其上下几代人的传奇经历,涵盖太极故里陈家沟历代宗师系列经典传略轶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清末至改革开放年代一百年间风云变幻、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气壮山河的爱国、爱家的天地正气之歌。 寒 非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