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澍,字时卿,号朴菴,修武县郇封村人。幼谆敏好学,博及群书,宗主孔孟,慨然以天下为已任,救时伸道,用夏变夷。生前为元朝重臣,殁后被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也称元惠宗)敕封为“崇祀乡贤”的元天一柱。他是修武薛氏共尊的始祖,俗称“老祖爷”。薛澍的身后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是谜一样的人物。前人至今已进行过许多研究,本文通过对薛澍的进一步考证,供关注薛澍的社会贤达共同探讨。
研究薛澍,离不开其本人及其祖父、父亲的三通墓碑。
薛澍祖父之碑文:
大元赠亚中大夫怀庆路总管轻车都尉追封河东郡侯薛公之墓
至元五年岁在已卯春二月吉日
亚中大夫前江西等处榷茶都转运使
孙 薛澍立石
薛澍父亲之碑文:
大元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河东郡侯薛公之墓
至元五年岁在已卯春二月吉日
亚中大夫前江西等处榷茶都转运使
子 薛澍立石
薛澍之碑文:
公讳澍字时卿世修武利平之郇封村幼谆敏好学博极群书宗主孔孟第元贞丙申进士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初授承务郎主事历升榷茶都转运终吏部尚书掌吏部兼五部救时伸道用夏变夷年九十七
元故通议大夫吏部尚书薛公之墓
至正六年岁在丙戌春三月吉日
男 秉贞 秉庸 立
资善大夫前中书左丞知经筵事 许有壬书
田润泽
根据上面三通碑文,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薛氏祖茔的由来
薛澍为其祖父、父亲立的两通碑,时间同为至元五年(即1339年)。据传,薛氏祖茔是元末进士奇人刘伯温选择的。此茔地何时启用,从上述两通碑来分析,薛澍为其同时立的叫“立祖碑”。此时薛澍也是耄耋之年,垂垂老矣,在为自己的后事考虑了。所以,这是薛澍为薛家拔的新坟,证明薛氏祖茔由此开始。
薛澍祖父、父亲是否埋在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其祖父、父亲的骨殖并不在此处埋,仅为拔新坟而立的“祖坟碑”而已;二是将原不在此处埋的其祖父、父亲的骨殖同时移到这里。从此以后,薛氏后人在这里埋人,逐步形成一百二十八亩多薛氏祖茔群(即东坟)。
墓碑上立石的至元年号,元代用过两次:一次是元世祖忽必烈时至元年间(1264年——1294年)。至元五年为公元1268年,这时薛澍二十来岁,功名尚无,所以没有政治资本向元世祖同时给其祖父、父亲讨得双份封赠谥号。因此,墓碑上的至元五年只能是元顺帝时的至元年号(1335年——1340年)。此时,薛澍早已功成名就,又是老附马爷,又有老皇姑做后盾,替自己的祖父、父亲同时向元顺帝讨赠谥号是绝对能办成的事。
至于薛氏南坟开始年月,有南坟祖茔碑为证。南坟祖茔碑所书铭文,同东坟薛澍墓碑文字基本相同。正文为“大元吏部尚书薛公祖茔”,立碑年月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明谷旦”,说明薛家户大族繁,人口众多,东坟茔地已满足不了需要,至康熙年间,又拔新坟,立此碑为证也。
二、关于薛澍的生卒年
薛澍的生卒年,现今一般以薛澍墓碑立石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为依据作为其卒殁年。进而根据墓碑铭文中“年九十七”按周岁推算出其出生年为1249年(蒙古海迷失后元年或南宋淳祐九年)。
按习俗,人亡故后是不会随卒殁就立碑石的,所以,把薛澍的卒殁年定为1346年(即墓碑上的至正六年)是不确切的。给亡故人立碑石最早应在其亡故三周年时或三年后时值清明时节立石扶碑。因为从薛澍的祖父、父亲的墓碑立石在春二月,薛澍的墓碑立石在春三月(以上均为农历),经对照万年历推算,时间都应在清明时节,而南坟的祖茔碑明确记载为“康熙三十六年清明谷旦”。现今习俗一般也在清明时节立石扶碑,所以可以确定以上三通碑都是在清明时节。综上所述,薛澍卒殁年最早不会早于给其祖父、父亲立碑的年份,即元顺帝至元五年(1339年),最晚应在薛澍墓碑立石的三周年前,即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如果按最晚时间和古代至今农村习俗按虚岁计算年龄,薛澍最晚生于蒙古定宗贵田二年(1247年)。但也不会太早,如再早薛澍年龄过大,许多事情就更解释不通,而其卒殁时间,由于薛澍为退休高官,又和蒙古皇族有亲缘关系,薛家又系本地大户人家,家中经济条件不会太差,所以给老祖爷扶碑当应在三周年时清明时节,即墓碑上的纪年——元顺帝至正五年(1346年)。因此按此向前推三年应为薛澍的卒殁年,即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据此往前推96年(虚年97年)为蒙古定宗贵由二年,综上所述,薛澍的生卒年应为1247年——1343年。 (未完待续)